深化体教融合 开展趣味跳绳

我市一项目入选全国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19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陈沛达)近日,我市选送项目“体教融合公益行 童心跳跃绳飞扬”志愿服务活动入选国家体育总局2023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我省仅2个项目入选。

  据悉,国家体育总局印发《关于开展2023年全民健身志愿服务优秀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后,各地各单位申报了254个案例,其中50个入选优秀案例。

  我市入选的这一项目由市体育志愿服务队创办,在全市23个乡村、13个社区设立公益跳绳站点,通过制定跳绳教学计划,创新花样、丰富教学内容,开展丰富多彩的趣味跳绳活动,有效激发青少年儿童运动热情,进一步丰富青少年儿童的课余生活,促进青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惠及全市青少年儿童5000余名。‍

  跳绳具有易学且不受场地、人数限制等优点,不仅有竞速跳绳,还有集力量、速度、舞蹈于一体的花样跳绳,具有较强娱乐性和观赏性。此次入选的志愿服务项目从“玩—培养兴趣—养成习惯—爱上跳绳—形成正确的锻炼方式”循序渐进,按不同的年龄段、不同的运动水平段等制定跳绳教学计划,促进跳绳教学的规范性与科学性,将跳绳运动的学与练、训与赛各个环节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有效体育教育。

  1月13日,市体育志愿服务队在市体育中心举行跳绳志愿服务活动。服务队志愿者充分发挥专业技能优势,将专业跳绳的教学思路与训练方式应用到公益志愿服务项目之中,吸引了众多跳绳爱好者参与。

  志愿者蔡元花来自市教师进修学院附属小学,2019年起就从事跳绳公益性教学活动,希望以此来丰富少年儿童假期文化生活,提升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意识。

  “未来,希望有更多的体育老师、健身达人等有体育专长和志愿服务意愿的各界人士一起加入趣味跳绳公益志愿服务项目,共同将跳绳的推广从学校延伸到家庭以及社会,有力促进体教融合,推动跳绳运动一体化发展,实现跳绳运动的全民普及,增强社会的凝聚力、向心力,让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善。”蔡元花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