窗外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26日

  □陈安琪(八年级)

  “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耳畔萦绕的是诗文朗读声,而我的思绪却被窗外所牵引。

  风吹开了凝滞的云层。视线轻瞄,再回头看,一棵梅下零落着片片红。那是梅,却与我想象中、文章里读的都不相同——苍劲的树枝盘曲,有几处节点迸出无限生机,想必此处该有几片红点缀的,热烈而娇艳,惊艳岁月,羡煞旁人。

  遗憾的是,花败,只留下树了。但我在其中努力寻找,仍能觅见几处微黄的花蕊,风轻轻吹起那泥土,无情地将最后几片残缺的花吹落。它似蝴蝶,回归土地的拥抱,娴静凄美。零星的花蕊也纷纷落下,像下了一场雪。

  不知为何,我总能从这棵孤梅联想到那位女子。春风又袭,花散发着缕缕幽香,女子立于风中,手捧零散的梅,青丝也一同被风吹起,零乱又破碎。她在等一个人,只是“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

  如果可以,我是想做冬天的。我愿陪着树一起目睹花的绽放。树付出一年的心血给花瓣,可它却终躲不过零落的下场。然而,梅赤诚勇敢、不惧凋零,在这缺乏生机的冬日里风雪无阻、肆意生长。

  人也是一样的,没有人规定一定要长成“玫瑰”,我们可以是“兰花”“栀子”“槐花”……在有限的生命里,由心而去,向阳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