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知产保护”之源 活“诉源治理”之水

——涵江区人民法院积极创新多维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
湄洲日报 2024年01月31日

图为涵江区人民法院为高校学子们送上“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普法“套餐”。

  知识产权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支撑,加强其司法保护,司法机关责无旁贷。涵江区人民法院牢牢把握“公正与效率”工作主题,迎难而上,笃行不怠,积极创新司法举措,多维度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聚焦源头治理,以能动司法激活着诉源治理的“一池春水”。

  ●审判质效靶向发力

  系列案件接踵而至、实际销量真假难辨、赔偿金额难以权衡……面对愈加复杂的知识产权侵权案件,涵江区人民法院积极探索批量调解机制、诉前调解模式,适用简易程序妥善审理知识产权民事案件,审理周期大幅缩短。

  2023年,涵江区人民法院在能动司法理念指引下,依法审理“黛安芬”“TENNIE WEENIE”等知名品牌维权系列案件近70件,规范裁判尺度,做实类案同判,实现案件办理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

  涵江区人民法院发挥刑事审判职能,依法严惩严重扰乱市场经济秩序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审结知识产权犯罪案件43件。其中,涉制售假冒伪劣产品案件25件,树立从严惩治侵权假冒的鲜明导向,不让违法者存有任何侥幸心理。以示范性判决作为其他类似案件的调解助力,跑出知产案件诉前调解的“加速度”,让一切有利于诉源治理的因子充分释放。

  ●设点服务源头解纷

  涵江商业城是我市最大的小商品批发市场,约有1050户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莆田两级法院与涵江商城管委会联动共建,聚焦潜在纠纷源头,挂牌成立了“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商城服务点”,将解纷窗口进一步前移,打造商户“店门口”的知识产权纠纷调处平台。

  依托该服务点公开商城服务点机制运转流程、诉源治理举措等,便于商户及消费者及时化解涉知识产权矛盾纠纷。目前,已为商户化解知识产权纠纷10余件,依法保护商户合法权益。

  在“知识产权纠纷诉源治理商城服务点”运行初期,涵江区人民法院发现商城内的商户缺乏法律意识,对商品源头把控能力不强,缺乏知识产权侵权风险防范意识等问题。该院发挥司法建议“社会啄木鸟”的作用,针对运行中发现的问题向商城管委会发出司法建议书,提出要守好商品源头关口、优化联动调解机制、强化普法宣传力度。

  2023年8月,涵江商城管委会回函表示采纳该院的司法建议,并就采纳建议的落实情况予以详细回复。该司法建议及回函内容在商城商户微信群主动公开,自觉接受群众监督,得到群众良好反响及积极回应。

  ●法治宣讲深耕不辍

  “运营新媒体账号如何避免侵权?”“被诉侵权,作为学生的我们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咨询、解决纠纷呢?”寒假前,涵江区人民法院副院长林艳艳前往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为高校学子们送上“量身定制”的知识产权普法“套餐”,并提出高校与法院共建“朋友圈”的途径与做法,还一一解答了学生的困惑。

  2023年12月4日,一场犯销售假冒注册商标商品罪的“专题旁听课”在涵江区人民法院开讲。庭审现场通过“旁听庭审+以案释法”的形式强化高校学生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法官们向师生分发《知识产权保护宣传册》,同学们纷纷表示,这是一场生动、直观的法律实践课。

  涵江区人民法院将继续推动多元解纷、源头治理向更多新兴产业、新型业态延伸,为市场主体提供专业精细的法律服务和优质高效的营商环境,鼓励创新创造,持续引好“知产保护”之源,激活“诉源治理”一池活水。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陈婷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