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蔡玲)1月下旬,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研究生创新论坛在秀屿区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举行。福建农林大学生态学的教授、专家、青年学者、硕博研究生等参加了论坛。
“青年科技人才是科技事业取得突破进展的生力军。我们要用初心使命感召他们,用优越环境为他们助力,让他们有动力、有干劲、有奔头,在乡村振兴中挑大梁、担重任。”座谈会上,与会人员就培养青年科技人员“四炼(练)”精神,增强青年科技人才服务乡村振兴意识,厚植爱农情怀,练就兴农本领,在乡村振兴的大舞台上建功立业,促进创新型人才培养,提高生态农业科技创新水平等踊跃发言、各抒己见,气氛热烈。
2018年12月,秀屿区政府与福建农林大学联合组建我市首个乡村振兴研究院,福建农林大学教授林文雄带着他的硕博研究生和青年教师团队,在该区重点围绕粮食安全、种质资源保护、重要农产品供给、农业生态保护等领域进行研究,突破一批关键、共性的科技问题,构建起优质、高效、高产、生态、安全的农业技术体系,创造了撂荒地变农业园、盐碱地变“金土地”的奇迹。
福建农林大学师生们把论文从实验室写到乡村振兴的大地上,把科研成果送到田间地头,打通了农业科技成果转换的“最后一公里”。去年6月,在福建农林大学科技团队的影响下,秀屿有30多家种植大户自发成立种植产业联盟,为秀屿农业绿色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