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力跑出“加速度” 不负春光开新局

——涵江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冲刺“开门红”
湄洲日报 2024年02月29日

涵江区领导带领十二条产业链服务专班深入企业问需解难。

涵江区重点项目提速建设,奋力冲刺“开门红”。

  □全媒体记者 蔡玲 通讯员 林亦霞 曾雅燕 陈琳 文/图

  总投资142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元宵文化引央媒关注,点燃文旅消费热情;促就业,兴公益,扮靓城乡绘就民生新愿景……涵江区不负春光开新局,大地处处“热辣滚烫”。

  龙行龘龘启新程,涵江大地“热辣滚烫”:项目提速推进,企业开足马力赶订单……全区上下振奋龙马精神,深化拓展“三争”行动,按照全市“一五二三四”工作部署,持续推进“一区引领、五园并进、链式发展、千亿集群”,全力冲刺“开门红”。

  开足马力忙生产

  2月20日,涵江区总投资142亿元的27个重点项目集中开竣工,为全年项目攻坚工作拉开序幕。这些项目中,开工项目包括联东U谷·涵江海峡智造产业谷、涵江区滨海产业新区热电联产等14个项目,总投资113亿元。竣工项目有福建省福联集成电路有限公司砷化镓生产工艺提升项目、新涵工业集中区基础设施建设等13个,总投资29亿元,涵盖了制造业、能源、民生、文旅等领域,将赋能涵江绿色高质量发展。

  “大抓产业,大上项目,做强重点产业链!”2月24日,涵江区召开新型工业化推进会暨重点产业链发展工作会议。区委书记、莆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连向红在会上立导向、画重点、鼓干劲、提信心,强调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打造现代产业强区的重要性。

  燃起心中“那团火”,激发身上“那股劲”,涵江区立足资源禀赋,突出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持续做强产业龙头,推进上拓下展、延链补链,聚力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新兴产业链式发展,不断培育新动能、塑造新优势,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

  钜能电力研发出转换率达27%的异质结背接触柔性组件HBC,力争出口二代电池组件20万套。依吨电子开发42层抗氧化人工智能控制板芯片,为小米空调配套生产的芯片订单已排至5月。福建长城华兴玻璃有限公司3条轻量化玻璃瓶生产线全速运转,冲刺“开门红”。聚禾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主动出击抢占海外市场,每日向全球发货30万件订制产品。新飞天鞋业的订单已经排到今年8月,眼下正开足马力赶订单……企业充分释放产能,努力将“起势”转化为“胜势”。

  围绕开拓市场、增产增效等方面,涵江区精准发力服务,积极指导和推动外贸企业“出海”拓市场。云度新能源汽车有限公司开拓了西班牙、土耳其等海外新市场,展示了中国“智造”风采;百威雪津啤酒出口量增加,进一步提升产品国际竞争力;新亿发集团在巩固俄罗斯市场的基础上,又开辟了澳大利亚、菲律宾等新市场,自主品牌产品销往55个国家,出海势头强劲。

  在莆田市第三届民营经济暨产业发展大会上,涵江区有4个项目现场签约。此次签约的项目涉及新能源、制造业、珠宝黄金等领域,分别是晶鸿涵江兴化湾3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项目、国能涵江兴化湾200兆瓦渔光互补光伏发电项目、华鑫宝文创产业园项目、福建科俊捷专用车增资扩产项目,计划投资52亿元,助推产业质效齐升、全链条发展。

  与此同时,为加快联东U谷·涵江海峡智造产业谷项目建设,涵江区前置预招商工作,聚焦高端装备、信息技术和新能源新材料三大产业,开展链式产业集群招商和靶向精准招商,着力打造标杆示范高端产业集聚区,计划引入超50家企业,园区全部达产后预计每年可实现产值约60亿元以上。目前已有4家企业签约,为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蓄势赋能。

  文旅融合促消费

  春节是拉动内需、激活消费潜力的重要节点。涵江区抢抓机遇,突出特有的民俗、非遗等传统特色,积极拥抱消费新热点、新业态、新场景,通过颠覆性创意、沉浸式体验、年轻态消费、移动端传播等,精心策划推出系列文化活动轮番上演,线上“流量”变线下“留量”,吸引天南地北的游客前来,消费动能持续释放,文旅市场活力涌动,奏响涵江文旅经济“开门红”序曲。

  一年来,在央视高频次关注下,涵江这座“有福”之城惊艳亮相全国。除夕当天,央视新闻频道直播白塘镇双福村“做岁”特色民俗,进一步提升涵江的知名度,带来了一大波人气。

  连日来,白塘湖景区的文创集市、牡丹花展、花坊游船等多元化的消费场景,给市民、游客带来不一样的游玩体验。萝苜田历史文化街区将民俗文化和城市游融合,人们在观赏“中华一绝”妈祖蔗塔、霞徐大红团后,还可到东方廿五坎等地标建筑打卡集福,尽情体验“小上海”的魅力。眼下,涵江元宵氛围浓厚,芳山村千人千担挑万盘巡街出游、九峰村抬棕轿撞火、松东村赤脚踩火祈兴旺等特色元宵民俗活动,让来自北京、四川、江西等地的游客大呼:“好震撼!太过瘾!”

  探索一座城市,要从舌尖开始。美食历史文化源远流长的涵江,兼容古今山海的侨乡宴、双福特色流水席、涵东陈应功纪念馆盐焗美食流水席等火热爆满,春节期间吸引了回乡过节的海外游子和外地游客争先体验撼动味蕾的享受。

  春光正好,白沙镇坪盘村约13.3公顷的油菜花竞相绽放,大批“追花客”闻香而来,“赏花经济”持续升温。庄边镇推出以时令水果为主题的乡村游,一拨拨游客闻讯前来采摘。“火”力十足的乡村旅游热,是涵江区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成效之一。

  用好绿水青山优势,涵江区不断丰富旅游生态和人文内涵,促进“生态+农业+旅游+商贸”互动融合发展,将文旅市场“开门红”的趋势延伸向全年,让“美丽生态”变“美丽经济”,为涵江绿色高质量发展不断提供新的增长活力。

  民生改善重实效

  实现“开门红”,全方位推进绿色高质量发展,最根本的还是要把老百姓的冷暖时刻放在心上。

  2月19日,涵江区龙年首场大型线下招聘活动在水韵城·天虹广场举行。当天现场人潮如织,81家企业提供了食品制造、鞋服加工、电子商务等402个就业岗位,需求量达6000多人,吸引了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等求职人员1200余名,在人社等部门牵线搭桥下,达成就业意向600多人次,形成“家乡就业好”的良好氛围。涵江区将持续开展线上线下招聘服务活动,用好零工市场,丰富招聘形式,加强岗位搜集、梳理和推动,以就业“开门红”助力经济“开门红”。

  春节元宵期间,涵江各地通过新春茶话会、联谊会等方式,鼓励乡贤参与家乡建设,大家“不比阔气比公益”,再掀奖教助学公益热潮,文明新风习习。江口镇大东村海内外宗亲心系家乡发展,捐款300多万元,成立“互助发展联合会”,连续10年在春节举行重教奖学颁奖活动;李厝村爱心人士和海外侨胞共募捐善款约200万元,营造文明新风。国欢镇码头村通过有效盘活闲置资产,年均创造村集体收入200万元以上,今年为老人发放春节慰问金48.2万元。庄边镇成立商会,搭建政商沟通新平台,助推教育等各项事业发展。白沙镇召开龙年新春乡贤茶话会,共话家乡未来。

  春风暖人,漫步木兰绿道涵江段,满目滨水美景串珠成链,水天一色,心旷神怡。绿道与木兰溪防洪景观带防洪工程相结合建设,并相应配套体育健身文化娱乐和服务设施,目前已修到陈桥涵坝。值得一提的是,绿道建成后,将与10.5公里的福道相映成趣,打造水清岸绿、文脉荟萃、产业赋能的涵江特色十里文化滨水长廊,将有效激发城区活力,助力周边乡村实现产业、文化、生态的全面振兴,提升市民生活品质,民生图景从“愿景”变为“实景”。

  从春天出发,一刻都不能耽误。涵江党群、干群以双向奔赴的爱,与时间赛跑,拼出新局面,奋力冲刺确保一季度“开门稳”“开门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