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民生跟着“民声”走,依托邻里会客厅、矛盾调解室等城乡社区综合服务场所,在全市设立973个民主议事厅,民主议事厅村(居)覆盖率达100%。民主议事厅将“发言权”交给群众,构建起贴近群众、共建共享共商的议事平台,让群众与干部一起话村事、促发展,形成社区基层治理有效工作闭环,进一步打通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让群众的声音听得见、变化看得到。
听民声是办实事的前提。执政为民,就是要求党员干部心中常思群众疾苦,耳边常闻百姓呼声,奏响“民声”最强音。只有了解民之疾苦,民之抱怨,民之需盼,询民之见解,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才能更多地从群众的意愿出发,让民生跟着“民声”走,把“群众想要”与“政府想干”有机结合,同频共振,从而实现民生实效最大化。
民有所呼,政有所应;民有所求,政有所为。让民生跟着“民声”走,一方面,要充分用好互联网,依托网络问政、12345政务服务热线平台、手机微信留言等形式,拓宽倾听平台和渠道,实现全流程管理,与群众保持良性互动。另一方面,听民声最终是为了解民忧。各级政府、部门要把“问题清单”作为“履职清单”,以马上就办、办就办好的实干作风解决民生问题、消除民生痛点,做到解决一个问题、堵住一批漏洞、完善一套制度,让广大群众的获得感成色更足、幸福感更可持续、安全感更有保障。
群众利益无小事,点点滴滴见初心。时代是出卷人,群众是阅卷人,党员干部是答卷人,唯有不忘初心,真抓实干,才能照亮民生之路,为奋力答好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福建篇章的莆田答卷添彩。郭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