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党员群众离不开的精神家园

湄洲日报 2024年03月07日

  让群众说的话有人听,让群众烦的事有人解。近段时间,仙游县榜头镇光埔村设立的老槐树下的党群议事角火了,其基层共商共建共治的做法经验正在全镇推广,收获党员群众的好评如潮。

  老槐树下的党群议事角是党群凝心聚力的新阵地,如何圈粉,最终体现在基层治理的实际成效上:农田边的水泥堤修好了,往后下雨再也不用愁;坑坑洼洼的村道重修,现在出行方便了;农民休闲公园建起来,群众有了休闲娱乐场所;闲置山地通过平整、流转,建立多个种植基地,村民又多了一份收入……

  欲治其室,必筑其基,阵地强则凝聚力强。党群服务阵地,从“党建”改成“党群”,一字之差却拉近了党与群众之间的距离,激发群众参与乡村治理的热情,使得党群服务阵地在群众心中的影响力不断扩大,推动党群服务阵地“热度”不断提升。

  农村工作,就是要“脚沾泥”“接地气”,“合实际”才更得民心。有了议事角,村里的大小事不再由两委干部和党员关起门来拍板决定,而是与群众围坐在一起,打开“天窗”说亮话,摸清群众所知、所思、所盼,共商议事、共解疑难、共谋发展。群众的参与权、表达权、知情权、监督权得以实现,倒逼服务供给“转型升级”,探索建立乡村治理新模式,构建起充满活力、和谐有序的乡村治理体系,掀起干部带头、党群合力的干事热潮,助力基层治理成果转化,让“问题清单”变成“成效清单”。

  时刻不忘党群服务这一根本属性,提升党员群众的参与感和获得感,党群服务阵地成长壮大,党群关系一往情深,才能更好地服务发展、服务群众,使之真正成为党员群众生活离不开、感情离不开的精神家园。蔡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