擘画养老新图景 托起幸福“夕阳红”

——城厢区探索建设多元化养老服务体系让“养老”变“享老”
湄洲日报 2024年03月11日

莆田禾康智慧养老e+综合服务平台

  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近年来,城厢区倾注爱老之情,笃行为老之事,通过政策引领、试点先行、学习借鉴、智慧平台等方式,扎实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着力解决老年人急难愁盼问题。

  当前,辖区已基本构建起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补充、医养康养相结合的养老服务事业发展新格局,为有效应对区内人口老龄化,满足老年人多层次多样化的养老服务需求提供了基础保障,老年人从“老有所养”到“老有所享”“老有所乐”,托起“银发一族”稳稳幸福感。

  “外卖式”上门服务,高效又贴心

  “阿姨,这样剪不痛吧?痛的话就告诉我。”在68岁陈阿姨家中,助老员一边轻柔地用专业工具修剪嵌在肉里的指甲,一边和老人聊着家常。因子女不在身边,陈阿姨对平常理发、剪指甲、量血压这些事,常常感到力不从心。“自从有了智慧养老平台,及时安排助老员上门服务,帮了我大忙。”陈阿姨表示很满意。

  在莆田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的“智慧养老e+综合服务平台”前,工作人员借助系统派发任务工单,助老员接取任务,在完成后拍摄照片上传平台。系统后台通过人工或者智能识别,判定工单完成情况,实现“派发工单—上传工单—核实工单”智能化闭环管理过程,全面提升巡查效能,还可登录手机上的App查看管理的整体情况。

  “通过智慧养老服务平台,我们可以后台监管助老员养老服务完成情况,如果系统检测到异常情况就会发出警报,我们将第一时间接收到信息并进行处理。”该公司管理人员林晓阳介绍道,平台通过数据管理、服务可视化、监督管理、居家安全等板块间互联,平台今年起共派发工单8000多单,完成率达90%以上。

  近年来,城厢区民政局认真做好养老服务需求排查工作,加强特殊老年人的巡视探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引导莆田禾康智慧养老产业有限公司积极组织专业团队,探访银龄群体基本生活需求、了解基础情况。

  与此同时,城厢区民政局还为辖区养老服务设施的护理人员及工作人员提供培训,进一步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服务技能,并携手莆田禾康公司打造专业化服务团队,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该公司持续提升养老服务从业人员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坚持做到人人持证上岗,部分员工曾获省级养老护理员比赛奖项,技术娴熟、能力突出,已建立起一支养老护理业务技能精湛的人才队伍,不断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多层次、高品质的养老服务需求。

  多元化养老模式,打造“花样”晚年 

  在园头村、马院村的幸福院内,莆田禾康的助老团队遵从“爱老、敬老、尊老、助老”的服务宗旨,拿着笤帚、刷子、抹布等清洁工具,为年龄大、行动不便的老人清理庭院和家居卫生,减轻老人的负担,为更多的老人带去欢乐。这温馨的画面是一个个农村养老服务站点孝亲敬老、爱老助老氛围的缩影。

  自2015年以来,城厢区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互助、社会化服务多元一体的农村社区养老服务体系,共建成12个照料中心、18个居家养老服务站、65个农村幸福院、14个长者食堂、1个中央食堂、1个助餐点,4家养老机构。近三年来,城厢区民政局加强养老设施建设,为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提供财政支持,总计提供建设补助、运营补贴等约1375万元,发挥了财政资金对养老服务体系的保障作用,满足老年人多样化养老服务需求。

  同时,城厢区民政局推进新建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政策落实。目前,辖区内共有20多家新建小区配建居家养老服务设施,共为约1.3万户居民提供近4000平方米配建设施,根据老年人需求提供老年助餐、日间照料、文体娱乐、健康教育、上门服务等普惠性养老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城厢区民政局积极探索养老服务设施规模化、连锁化、体系化的“公建民营”新模式,引进专业化养老服务公司。2021年以来,莆田禾康公司共开展64次助老爱老活动,不仅让老年人进一步提升了对自身健康的认知,更增进了老年群体之间的互动和交流。

  筑巢引凤栖,花开蝶自来。近年来,城厢区民办养老机构快速增加,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业发展的程度、深度和广度不断加深,民间资本日益成为养老服务业发展的重要参与和推动力量。

  莆田禾康公司在承接城厢区居家养老项目的年限里,共运营了6家农村幸福院及1家日间照料中心。运营期间,莆田禾康共投入资金80余万元,改善养老设施购买适老设备,其中霞山、园头、后塘被评为省级五星级养老设施,何寨日间照料中心及后塘幸福院配有健康一体机,可提供血压、血糖等测量服务。该公司自承接城厢区居家养老购买服务以来,累计摸排有需求老人数量为7212人,完成老人基本信息建档7212人,建档率为100%,累计服务52973人次。

  科技赋能适老化改造,提升生活品质

  实施居家适老化改造,是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促进健康老龄化发展、满足老年人对美好生活新期待的重要保障。

  城厢区民政局、莆田禾康公司通过上门走访了解需求,根据老年群体个性化需求及居住的实际需要制定改造方案,针对身体状况不适应迁出改造的老年人实施局部改造。以安装扶手、地面平整、防滑处理、加装坐便器为主,在改造过程中,结合老年人行为习惯、身体状况、心理特点等开展服务。自2021年以来,城厢区民政局一共改造405户,今年共改造200户。

  在莆田禾康公司适老化展厅内,智能手机、防走失鞋、智能拐杖等一系列智能产品陈列台前。“适老化智能设备可以辅助老人生活,减少居家风险,有高龄老人的家庭,可以考虑配备禾康的智能设备。”工作人员王世情建议,居家适老化改造能让老年人的生活少一些“磕磕碰碰”,提供一个更方便、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实现安全无忧。

  该公司通过模拟老人居家环境的场景,对于空巢和独居老人在家发生意外无人可求时,在家中安装烟感、可燃气体和呼叫铃等报警设备。当老人在家遇到紧急情况,只需按下SOS求助按钮,系统会立即向平台报警,平台会第一时间向老人的紧急联系人发出求助信息。后台监管人员也会及时电话联系老人家属,必要时可以开展紧急救援,及时救助受困老人,对老人居家安全做到了有呼必应、有问必答、有求必帮,时刻为老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自适老化改造启动以来,全区已有不少老人受益。接下来,城厢区民政局将继续营造居家适老化改造的环境氛围,加大适老化改造市场的培育,释放养老服务需求潜能,吸引更多优质社会资源进入适老化改造市场。同时,也将携手各适老化改造公司,通过打造系列智能适老化产品,为特殊老年人提供全天候安全守护,扩大适老化服务圈,让适老化改造从居家走向社区。

  陈海容 杨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