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中扫墓

湄洲日报 2024年04月06日

  □林国飞

  去年清明节,天气预报有雨。我们准备了雨伞,上山扫墓。刚到山上,就下起大雨来。我们撑起伞来,在雨中扫墓。

  扫墓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在“墓龟”上添土,家乡的风俗习惯通常是连根带土挖一株蓟草,连同一叠纸钱与三根香,压在“墓龟”上。春天的蓟草,长满尖刺的叶子郁郁葱葱,枝干亭亭玉立,顶端长着紫色的头状大花朵,有的含苞待放,有的呈散状开放,有点像蒲公英,非常漂亮,预示着子孙后代生生不息,蓬勃发展。

  我的爱人、儿子与弟弟在祖坟上打扫卫生,我独自去寻找蓟草。在家的时候,母亲已经交代过我们,现在蓟草被村民当成草药挖掘殆尽,很难找到,告诉我们只要挖一株青翠的植物就行。完美主义的我仍然到处去找这种蓟草,祖坟附近找不到,就到其他地方去找,越走越远,仍然没有找到,裤腿湿透了,皮鞋里灌满了雨水。蓟草是实在找不到了,却意外发现一路上艾草郁郁葱葱,充满旺盛的生命力。我突然联想到,端午节的时候,每家每户都在门头缝隙里插上艾草,这种纪念屈原的芳草,不也可以用来纪念祖先吗?于是,我精挑细选一株枝繁叶茂的艾草,把雨伞斜搭在肩膀上,双手握锄开挖。雨伞溜开了,雨水淋湿了全身,眼镜模糊了,我把眼镜拿下来,挂在胸前纽扣上,继续挖。为了让艾草青翠的时间能够更持久,我先把四周的土挖开,然后把艾草连根带土完整挖出。

  当我回到祖坟的时候,弟弟等人已经清理好杂物,也是浑身湿透,想必付出了很多辛苦的劳动。弟弟问:“怎么找了那么久?”我苦笑着回答:“蓟草根本找不到,我只好挖了一株艾草,纪念屈原用艾草,纪念祖宗应该也可以。”弟弟微笑赞许。我把艾草添到“墓龟”之后,摆上供品,祭拜追思。

  完成祭拜之后,我们收拾工具下山回家。山路陡峭,泥泞不堪,一不小心就会滑倒,或者陷入泥坑。我们用锄头、铁锹等权当辅助下山工具,小心翼翼前行。当我们赶到家里时,湿漉漉的衣服紧贴着身体,裤腿沾满泥巴。

  大雨纷飞的清明,在雨中的庄重祭祀,思念浓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