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人大立足代表专业特长优势,建机制搭平台优服务,提升代表 履职效能,让代表成为履职的“行家里手”——

躬身履职展风采

湄洲日报 2024年04月25日

全市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规范化建设推进会在湄洲岛举行,与会人员实地考察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      林其欣 摄

以“听民情、解民忧、暖民心”为主题的“人大代表活动日”活动在白塘镇举行。 颜青山 摄

  □全媒体记者 周凌瀚 通讯员 林凌鹭

  发挥好代表的专业优势,提升代表履职效能,是做好代表工作的重要内容。

  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落实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精神,支持和保障代表更好依法履职,深度挖掘代表专业优势,拓宽代表参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渠道,搭建代表履职平台,引导代表立足岗位发挥专长建言献策,有力推动各级人大代表在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和民主法治建设方面贡献人大智慧和力量。

  “我们紧扣代表工作,用好用活代表资源,充分发挥代表的主体作用、能动作用、表率作用,通过建制度、搭平台、突特色、显亮点,实现代表在工作落实中彰显履职风采,在真抓实干中切实提高履职热情,在为民办实事中增强履职实效,不断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代表工作迸发新活力。”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苏永革说。

  ■拓参与 以代表专长促提升

  行使好监督权,是宪法和法律赋予人大的神圣职责。市人大常委会把发挥代表专业优势作为人大行使监督权的重要依靠,在常委会审议工作中,根据议题内容,邀请相关行业、专业代表列席会议,并在会议期间专场安排代表座谈会,充分吸收采纳代表建议,对“一府两院”工作提出批评、意见和建议,有力促进“一府两院”工作,探索出地方人大发挥代表专业优势、提升监督效能的莆田路径。

  2月底召开的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听取和审议市政府关于2023年度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审议前,市人大常委会专门召集受邀列席会议的各级人大代表,围绕这一议题进行座谈。

  “推进鞋业VOCs2.0版治理过程中,建议要加大对企业的技术指导和支持力度。”“要加大汽车尾气道路监测力度,发挥环保企业研发技术优势,推动汽车尾气治理。”座谈会上,莆田市的省人大代表赵鲁山、袁敏分别提出建议,另有13名曾提出环保相关建议意见的人大代表也在会上作了交流。市人大常委会工作人员一一记录了他们的发言,整理汇编。在常委会会议上,这些代表的意见建议,为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据悉,赵鲁山、袁敏分别是莆田市一家知名鞋企和一家环保科技企业的负责人,他们长期扎根生产一线,深度参与企业生产过程的环保工作,拥有良好的环保意识和专业团队。正是如此,市人大常委会把他们列入此次受邀列席的代表名单。

  “代表的专业或行业优势,是人大依法履行好监督职能的有力支撑。”市人大常委会人代室主任吴秀珠告诉记者,自2021年6月,市人大常委会首次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以来,这项制度经过不断的探索发展,在确定列席代表人选、代表座谈内容、代表建议转化等方面形成了一定经验。通过邀请代表列席常委会会议,不仅拓展了大会闭会期间人大代表参与地方全过程人民民主实践的层次和广度,更发挥了代表专业能力和行业优势,有效促进人大监督工作提质增效。

  ■搭平台 让专业代表有所为

  “人大代表活动日”是市人大常委会为创新提升代表履职服务工作而打造的特色品牌。活动日设立至今,市人大常委会已经连续围绕“推动河湖长制实施”“安置房建设回迁”“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提升”等民生领域和产业发展等主题,每个月定期开展代表活动,推动全市各级人大代表在每个月定期的履职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为民履职。

  近日,在市区延寿西溪,市人大代表、市排水中心主任金朝晖拿起手机对溪面进行拍照并上传“智慧河长”App。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特邀的全市302名河湖监督员之一,金朝晖在工作之余开展巡河,这已成为他的习惯。

  金朝晖多年从事城镇污水处理、黑臭水体治理、河道保护等工作,具有过硬的专业素质和丰富的工作经验。市人大常委会以推进城市内河治理为重点,以“助推河湖长制”为主题,多次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金朝晖作为专业领域的人大代表,受邀参加每一次相关主题活动,为市人大常委会推动部分城市内河治理提供了大量的科学建议。

  2022年初,在市人大常委会推动泗华溪治理期间,群众反映一个餐厅附近水域经常出现油污、水质较差的情况,但多次排查未发现排口。金朝晖现场连续蹲守,终于在第二天中午用餐高峰期发现污水直排口。原来该处排口隐藏在繁密草丛中,只有在排水量较大时才会发现在草丛下渗出的污水。得益于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的重视督促和代表的专业指导下,仅用时18天就完成沿溪排污口的整改,完成清淤并顺利实现回水。如今,河道水质常年稳定达到Ⅱ类水标准。

  今年,市人大常委会依托在全市各乡镇街道,推动各级人大代表联系群众活动室规范化建设,确定以“一月一主题”形式开展“人大代表活动日”,让代表在履职中有更广阔的空间发挥专业优势,在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回应关切改善民生方面贡献了人大力量。

  ■促开言 让代表声音被听见

  “教育和挽救有严重不良行为的‘问题少年’是我呼吁组建专门学校的初衷。”昨日,在仙游县法院家事少年审判庭外,市人大代表、庭长陈建红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道。

  2009年,陈建红转岗从事少年庭审判工作。在审理这类案件时,她常常为这些误入歧途的孩子感到痛惜。2012年当选市六届人大代表后,她便连年为挽救“问题少年”呼吁奔走。之后,她又连任市七届、八届人大代表,持续关注未成年人成长情况。在历年市两会中,她多次在促进家庭教育发展、关爱青少年成长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20余件紧贴民生的意见建议,得到有关部门的积极回应与落实。

  去年1月,陈建红当选省人大代表,当年便与10位代表联名提交“关于修改《福建省实施办法》的议案”,被大会列为1号议案。今年省两会上,她再次主导撰写提交了“关于制定《福建省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条例》的议案”,再次被大会列为1号议案。而这已是莆田代表团议案连续12年列为1号议案。

  2022年以来,市八届人大常委会着力鼓励引导代表深入调查研究,让代表争取每年提出一条以上专业领域意见建议,并大力提升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质量,制定重点督办的代表建议及督办办法,出台了市人大代表建议、批评和意见办理绩效考核评分细则,听取和审议“一府两院”办理代表建议情况报告,组织开展代表建议办理情况“回头看”,推动建议办理由“答复满意”向“结果满意”转变。

  一系列举措,大大激发了代表们履职的积极性。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下,300多名市人大代表踊跃提出议案、建议。3年来,代表们在地方立法、监察司法、农业农村、民生、教育、医疗、产业等领域,发挥自身专业优势,累计提出议案3件,建议、批评和意见784件,数量呈现逐年提升的趋势,质量也明显提高。

  “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数量、质量持续提升,履职作用日渐凸显,彰显市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取得的良好成效。”市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工作室相关同志介绍,多数代表们的议案、建议紧紧围绕市委中心,立足自身所在领域,发挥各自专业优势,提出的建议大多对推动相关领域工作具有实际价值,为莆田加快建设绿色高质量发展先行市贡献人大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