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立华
2023年3月15日,是我入职新华书店30周年。新华书店对我们出生于上世纪70年代的人而言,是知识的殿堂,是社会文明的圣地。很多人的童年,都会对新华书店有着特殊记忆,而她伴随着我成长,可以说是一生。
小时候,在父母兄长的大呼小叫中,在邻里乡亲的闲谈杂议中,我知晓了自己成长的一些有趣逸事,也听闻了摇篮之地传闻自己“头脑灵活、聪明伶俐、口舌灵便……就是不好好读书”等评价。上学后,我这个不爱读书的人,不知道读书的重要性,对书籍缺乏兴趣,甚至有厌烦的情绪。在疯狂玩耍中,我度过了小学的时光。
上初中后,发生了一件事情,使我渐渐地爱上了看书。
记得那年暑假,父亲看我不爱读书,天天东奔西窜,一次随手拿了一个小板凳,在我面前放了一本《水浒传》,对我说:“你干什么事都可以,就是不能离开板凳!”我这爱玩耍的人被迫坐在板凳上,不一会儿就感觉无聊,不知不觉拿起书本。看着看着,渐渐沉浸其中。“鲁提辖拳打镇关西”“鲁智深倒拨垂杨柳”“林冲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雪夜上梁山”……书中一出出动人心魄的故事,深深地吸引了我。各种迷人的场景不断在我脑海中浮现,各种鲜活的人物形象映入眼帘。读到悲伤处,我义愤填膺;读到激动时,我手舞足蹈。我那小小的心灵受到了书籍的洗礼。经过这件事的触动,我告别了疯狂玩耍的日子,无论何时何地,一有时间,就会去翻翻书,看看书,成了不折不扣的“书虫”。看过老舍这棵“长在城墙缝中的小枣树”,也看过朱自清来自父亲的“背影”,走入追求生命尊严的《简·爱》,感受与病魔作斗争的《保尔·柯察金》……我最想知道的事,都在书中找到了答案。在阅读的过程中,我逐渐有了一种如鱼得水的感觉——真好!看书让我静心、理智、增加知识。
初中毕业后,我进技校学习。学校有个图书馆,我经常去看书借书。我的眼界也因此大开,知识面也越来越宽广。久而久之,我深深地懂得,文化知识要靠平时的积累,从中感受学习的乐趣。
有一次,为给爱看书的同学买生日礼物,我来到了涵江三角埕新华书店。在营业员的推荐下,我选了一本《励志勤学》。一口气看完后,我明白,要做一个有用的人,就必须从小做到勤奋好学,具备“悬梁刺股”的精神和“愚公移山”的决心,还要胸怀大志,不懈向着理想的目标努力奋斗。
技校毕业后,那时的我心情无比地轻松和得意,好像一匹脱缰的野马,大白天做好多好多设想和梦想:我要搞发明、搞创造,成为大发明家;要出国务工、做生意,当跨国商人,成为世界首富;要参军,扛钢枪、开坦克、打飞机,等等。这些美梦幻想竟被母亲一句话噎着了:“你才十几岁的人啊,今后可怎么混?”我嘴上随意回答说:“我已经这么大了,今后不要你们操心啦!”但我还是忍不住一阵心虚。父亲说:“你现在越来越知道了书籍的重要性,也越来越喜欢看书了,可以去问问新华书店是否要招人,那里可是书籍的海洋啊。”经过一番努力,我居然分配到涵江区新华书店,成为“新华书店”队伍中的一员。
初上工作岗位,心里有过许多迷茫、惶恐,也有过许多理想与憧憬。但无论如何,我提醒自己:“要不断努力,认真干好每件事。”我一直把这句话当作座右铭,勉励自己,鞭策自己。这句话,给了我工作的方向,给了我工作的动力;这句话,塑造了我的“新华书店”人的角色,全身心投入工作;这句话,使我的人生轨迹不断地向前拓展,且不只是一条简单的水平“横线”,而是一条逐步向上的“斜线”。我在“新华书店”的工种不断转变的,从“伙计”(营业员)、“掌柜的”(柜台长)、“当家的”(门市部主任)、经理助理、业务部副经理、教材教辅部副经理、教育业务部主任,到现在交流集团总部学习。在日积月累中,个人的业务能力与日俱增。
在漫长的职业历程中,我早已扔掉了初入道时那种随遇而安的懒惰、被动的心态,而是心怀愉悦的情愫,发出如鱼得水的感叹、感恩。书店工作是我人生唯一的追求与向往了。多年来,在同仁们的激励下,我更加热爱书店工作,不断挑战自我,努力去实现完美的职业人生。
我感激新华书店,感谢新华书店,祝福新华书店日益蓬勃发展。
新华书店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改变了我的生活态度,提高了我的文化知识水平,她是我理想奋斗的家园。愿新华书店的事业带领我们飞向更加高远、更加璀璨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