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天上班,晚上“学艺”。当下,上夜校成为不少涵江年轻人的新时尚、新潮流。请看——

这么潮的夜校,年轻人爱了

湄洲日报 2024年05月19日

  “周末,我召集闺蜜们到我家品咖啡,正好把在团区委夜校咖啡鉴赏课学到的知识派上用场……”在涵江一家银行上班的许小闽告诉笔者,如今,许多年轻人喜欢上涵江团区委举办的夜校,很潮又很实用。

  许小闽说的夜校,是涵江团区委瞄准青年需要,依托涵江区青少年宫青年之家,联动优质社会资源,从2023年12月起精心打造的“万有”青年学院品牌项目,目前已举办3期。每一期都出现“插班”、加凳子旁听等火爆场面,深受年轻人喜爱。

  夜校的课怎么上?上什么?日前,笔者前往涵江区青少年宫“探班”。“我们以青年实际需求为导向,通过‘线上+线下’‘广发问卷+精准问需’的方式,广泛征求青年们学习兴趣,摸清他们‘想学什么’,动态更新需求、分批开设课程,用兴趣和文化为年轻人的夜生活赋能。”涵江区青少年宫教务部张老师介绍,目前已开设的3期均为公益课程,课程安排在周二至周六晚间7:00—8:30,采取小班授课形式,大部分课程招生人数控制在20人左右。每期夜校报名通道一开放,报名近千人,部分课程不到25分钟即报满。这3期结合青年喜好,推出中医养生、魅力表达、智慧阅读、心理健康、厨艺挑战、美容护肤等10多门不同主题的课程,尤其受上班族的青睐。

  “我们几个宝妈宝爸‘点菜’开亲子阅读的课程,夜校就为我们请来省团校庄家勇老师,教我们如何让孩子爱上阅读,真的受益匪浅。”宝妈黄玲玲告诉笔者,“我按照庄老师教的方法,这段时间和孩子一起进行互动式亲子阅读,果然孩子渐渐喜欢读课外书了。”

  来自区直机关系统的陈珍珍喜欢美食,她连续2期参加厨艺挑战班。“不为考试而学习,没有严厉的老师,我非常喜欢沉浸学习厨艺的氛围。”陈珍珍说,大家聚在一起交流互动,既缓解了压力,也学到了手艺。如今她做的玛芬蛋糕、杏仁奶酥的口感不逊于专业饼店,真是学有所成。

  为了保证教学质量,夜校通过问卷调查了解学员的反馈,再反馈给授课老师。如今,沟通技巧特别受年轻人关注,每一期的魅力表达班都爆满。课后的问卷调查上,学员们感慨地反馈:“老师帮我改进了一些不好的发音习惯,表达也能尽量大胆地说,而不是含在嘴里,希望老师能课上进行个性化的再指导。”涵江区青少年宫语言艺术李盟老师告诉笔者,在她看来,在职青年的语言面貌不同,已经形成了各自的语言沟通习惯,较难调整。但是,根据课后问卷调查学员反馈的情况,她可以有针对性地进行课程调整,以确保学员的获得感。也许,这正是夜校火爆的真正原因,在这里,青年学员不再是被动的教育接受者,而是热情的参与者,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决策者。

  “我们以‘团委统筹、社会参与’为原则,积极探索‘1+N’(青少年宫为载体,N批优质师资力量为核心)联动模式,打造青年业余新追求、青年社交新平台、服务青年新形势的惠青品牌,让夜校成为青年们业余生活的‘充电站’。”涵江区团区委书记黄滨表示,夜校将持续以更丰富实用的课程,让青年们“充电”更接地气,更走新、走心。 

  林亦霞 翁晓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