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厚莆仙文化滋养 推动思政课程创新

湄洲日报 2024年05月24日

  本报讯 (见习记者 杨屹)5月23日,在市第二实验小学的“木兰春涨”微缩场景里,老师正教导学生创作“科学治水”模型。微缩版的木兰溪流域景观,展现了“一条木兰溪,半部莆田史”,润物细无声地让学生接受了思政课教育。

  市第二实验小学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重要指示精神,深入挖掘莆仙“思政”元素,拓展课程教学内容,构建“大思政”格局。

  该校创建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明交融,人文素养与科技素养并重”校本课程体系,通过项目式学习方式,探索具有莆仙文化特色的思政课堂。其中,《木兰陂为何千年不倒》《木兰溪的“土黄金”》等五个项目获得全国项目展评一等奖,《精雕细琢现绝活》《莆田好鞋走天下》《木兰水韵》分别在国家级、省级科技创新大赛上获奖。2023年,央视《非遗里的中国》(福建篇)节目播出后,该校掀起学习莆田非遗文化热潮,全校师生参加全市非遗系列征稿大赛并取得优异成绩。该校开展《莆田为什么独特》读书分享会,邀请专家、家长与学生互动,让学生受益匪浅。

  目前,该校已统筹整合教育资源、搭建优势互补、家校社协同育人的格局,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形成“走出去”和“请进来”莆仙传统文化交融学习模式,引导培养学生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下一步,市第二实验小学将持续挖掘各类思政元素,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