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航法律监督“最后一公里”

——仙游县人民检察院能动履职提升刑事执行检察工作质效
湄洲日报 2024年05月24日

仙游县人民检察院检察干警前往县看守所开展安全防范专项检察工作。

  刑事执行检察是检察机关法律监督体系中重要的一环,贯穿于刑事诉讼活动全过程,被称为法律监督“最后一公里”,是守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屏障”。仙游县人民检察院紧扣“实”字,忠诚履职尽责,围绕刑事执行的关键环节,高质效办好每一个案件,以能动刑事执行检察服务保障检察工作现代化。

  去年,该院联合县司法局举办社区矫正对象电子商务职业技能培训班,50多名社区矫正对象报名参加,目前已有10人实现再就业。

  深化“社区矫正+帮扶教育”公益模式,该院邀请高校教师为社区矫正对象提供心理咨询、职业技能培训等。针对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定期开展走访、警示教育,形成长效保护机制,2021年以来,已帮助8名未成年社区矫正对象重返校园。

  探索运用检察大数据赋能法律监督,仙游县人民检察院将社区矫正对象数据库与公安机关行政处罚数据库进行比对,查看是否有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再犯罪情况,以此监督社区矫正机构履职尽责。目前,共核查纠正监外执行罪犯脱管32人、漏管9人,再违法犯罪3人次。针对核查情况,依法向县社区矫正管理局提出书面纠正意见17件,有效纠正社区矫正对象脱漏管行为。

  该院把维护监管秩序稳定、保障在押人员合法权益作为监督重点,规范检察看守所收押、释放、会见、提审、交付执行、留守服刑等工作。充分利用视频监控系统、采取远程巡查、视频通话等方式对看守所内部情况开展实时视频巡查,全方位掌握监管执法动态。

  去年以来,仙游县人民检察院开展安全、卫生大检查等看守所日常工作20余次,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提醒、口头纠正10余次,提出书面纠正意见6件。做好在押人员的谈心谈话工作,共谈220余人次,调查核实新收押人员体外伤检查2人次。

  贯彻落实“宽严相济”刑事政策,该院持续推进刑事执行检察公开听证模式,特别就是否提请撤销缓刑、法律适用处理有争议的案件、是否予以解封被执行人财产等案件予以重点审查,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人民监督员等依法开展公开听证,进一步提升刑事执行检察监督的透明度和公信力。2021年以来,该院共开展刑事执行检察听证会16场,帮助4名未成年人、12名家庭经济困难或身患严重疾病的社区矫正对象,让人民群众以“看得见、能参与”的方式感受到检察机关司法办案的公平正义。

  下一步,仙游县人民检察院将充分发挥刑事执行检察职能,积极回应人民群众新期待,以为民司法的检察担当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服务保障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提高人民群众安全感、幸福感。

  全媒体记者 陈丽明

  通讯员 郭海鑫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