仙游县人民法院大济法庭作为全市首家金融审判(执行)专门性人民法庭,始终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立足金融专业审判工作支点,做优金融纠纷诉前调解。
今年以来,该法庭诉前调解成功分流率为40.14%,化解不良贷款金额2000余万元,诉前调解各项指标均有明显提升。
■创新联络员机制
“这几年生意难做,资金难回笼。想不到半个多小时的视频连线,就解决困扰我很久的问题。”视频调解结束后,林某特地打电话感谢法官。
今年2月,某银行以贷款逾期未偿还为由,向金融调处中心申请调解。经了解,私营企业主林某经营小工艺品生意,于2021年7月向该银行贷款30万元,后因产品滞销,造成贷款逾期未偿还。
法庭第一时间安排特邀调解员黄维敢跟进,召集金融机构、调解员与林某进行三方视频会商。同时,对林某小微企业的运营状况、资金情况进行摸底评估,会商调解方案,最终达成一致意见。
黄维敢表示,联络员机制将原来的金融解纷由法院唱“独角戏”转变为法院、各金融机构与调解员三方“大合唱”,及时、高效调解,诉前调解成功率得到大幅度提升。
■示范性批量调解
今年2月,某银行向金额调处中心递交了15份起诉状,均为较小金额的信用卡逾期未还引发。该批案件的借款人大多为年轻人,如果以判决的方式处理,会对借款人今后的信用造成负面影响。
法庭调处联络员小阮和特邀调解员及时跟进这批案件,多次驱车到借款人所在村居,联系借款人的父母及家人。经过多次悉心调解,5件案件调解成功。之后,调解员又以5件成功的案例为示范,再次通过调解成功化解其余8件案件。
针对小额金融借款案件类型化、批量化特点,该法庭致力于做好示范性审判、示范性调解,并建立案例库,为诉前调解立好“标杆”,大大提高工作效率。
■“一庭两所”联合调解
去年6月某日的凌晨,李某驾驶小轿车过程中,从左侧超车时,未确认充足安全距离,与同车道的车辆发生碰撞。后李某的小轿车失控滑行又与旁边停靠的车辆发生碰撞。经交警部门鉴定,李某负事故的全部责任。对方损坏车辆所投保的保险公司在代位赔偿7万多元后向李某追偿。
事故发生后,李某对交警部门的事故责任认定持有异议,导致多次自行调解未果。调处中心了解后,及时启动“一庭两所”机制,召集派出所、司法所进行联合调解。经过多次的沟通调解,最终促成了双方达成最佳调解方案并及时履行。
今年以来,大济人民法庭率先与辖区派出所、司法所联合开展“一庭两所”解纷联调机制创建工作,搭建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平台,在调解、司法确认等服务方面,打通为民解纷“最后一公里”。
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通讯员 张世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