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某今年77岁,被诊断为“食管癌”,入住九五医院肿瘤放疗科。入科时,患者进食梗阻、食入即吐,并时有返酸、嗳气;晨起感到咽喉部干涩不适,身体乏力;查体呈贫血貌。
对此,该院肿瘤放疗科和营养科联合会诊。肿瘤放疗科主任吴金通建议,采取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先解决患者一日三餐和营养问题。传统鼻饲管方法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建议采用新的治疗理念。营养科主任朱榕峰针对患者的情况,制定精准、个体化的营养方案。
经充分评估与沟通,医生为患者顺利完成CT引导下经皮胃造瘘术。术后,患者恢复良好,无并发症发生,管饲情况良好。这条小小的管子一步到“胃”,既解决了患者的进食和营养问题,又免去了留置鼻饲管产生的不适和静脉营养带来的困扰,穿衣后外观与常人无异。如今,张某神情轻松与人聊天,对医护人员表示感谢。
医生介绍,经皮胃造瘘术是一种在内镜或CT引导下通过皮肤穿刺放置胃造瘘管,建立人工通道的微创手术,为需长期管饲营养支持的病人提供另一种进食方法。其优势在于:与鼻饲管相比,避免长期置管所致的鼻咽、食道黏膜糜烂及出血,减少对呼吸道的刺激,减少反流性食管炎及吸入性肺炎的发生,适合长期放置;术后便于护理,并发症少,营养不良、体弱、高龄的老人能耐受;胃造瘘术不仅可以进行长期营养支持,还可以发挥胃肠减压作用;由于造瘘管道位于腹部,不影响形象,容易被患者接受。
陈俊华 连丽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