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陈艳艳 通讯员 吴志 林孟)今年来,在边检、海事、海关等口岸部门全天候保障下,罗屿作业区对台铁矿吞吐量达到178.88万吨。
5月31日凌晨,装载7.7万吨铁矿的“中港世纪”轮,在莆田出入境边防检查站监护下,正在东吴港区罗屿作业区10号泊位紧张作业,并于当日清晨6时45分驶向中国台湾高雄。
“大型货轮受港池航道、泊位水深等多种因素制约,进港及出港的时间都要严格把控。如何在有限时间内完成装卸作业,驶离码头,对船舶通关和作业效率都提出了更高要求。”莆田边检站执勤一队队长姚瑶说,为最大限度提升口岸通关速度,边检部门优先办理载运大宗物资的往来莆台船舶,对符合条件的船舶一次性办结入出境手续,提供网上预报预检等边检通关便利。
时间就是金钱。莆田边检站执勤一队打造夜间“10分钟服务圈”,派驻边检民警24小时驻点罗屿作业区,确保往来莆台航线船舶一旦需求,边检民警10分钟内到达码头最前沿“马上就办”,提升口岸通关速度,确保船舶到港“零等待”作业、离港“零延时”验放。
罗屿作业区是全国最大的对台铁矿中转港口和储运基地,罗屿港口市场部副经理陈星宇介绍,目前已开通直航中国台湾台中港和高雄港2条航线,对台湾地区铁矿中转量连续5年全国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