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年来,城厢区积极引导和鼓励中小企业走“专精特新”之路,一批技术含量高、成长性好的中小企业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力军”,激发经济活力。
位于华林经济开发区的锐马(福建)电气制造有限公司,是2024年新增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是称重物联网传感器和称重物联网系统的国家标准起草单位,拥有150多项专利、20多项软件著作权。公司致力于研制和生产各类称重、测力传感器等,提供建筑机械物联网、无人值守一卡通、畜牧业物联网、车载物联网等工业物联网系统及场景应用解决方案。
该公司总经理林金田表示,依托公司称重传感技术,锐马智能制造工业称重《掌上仪表》App采用1+N模式,能够有效解决工业生产中的物料流转、作业管理等关键环节的问题,有效降低人工管理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城厢区工信部门通过大数据对辖区企业进行全面分析和精准画像,建立“专精特新”培育库,根据企业的不同发展阶段,分级认定、梯队培育。组建工作专班,积极为企业量身定制“服务包”,开展一对一、点对点服务,加快培育一批专注于细分市场、聚焦主业、创新能力强、成长性好的“专精特新”企业。
2024年,该区推荐三利谱、蛤老大等10家企业申报创新型中小企业评价。4月底,省工信厅公布一批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名单,城厢区海凝环保、新元鞋业、恒威新材料、织明新材料和树标体育等5家企业上榜,占全市入选企业总量的26.3%。
聚焦产融合作,该区积极组织企业参加2024年“专精特新”企业金融赋能活动暨福建省工业企业供需对接平台赋能企业高质量发展活动会。今年以来推荐协信制模、中电望辰等6家企业申请专项贷款,共放款8笔,放款金额6464万元。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关键在服务,核心在培育。”城厢区工信局局长陈旭清介绍,截至目前,该区共有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家、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24家、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1家。接下来将进一步健全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培育体系,推进跨部门协同配合,集中破解“专精特新”企业成长中的关键技术问题、融资问题、人才问题、土地问题等,帮助企业跨越成长鸿沟、实现梯度攀升。
(陈丽君 曾秀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