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冰棒的记忆

湄洲日报 2024年07月13日

  □肖日东

  炎热的仲夏迫不及待地卷席而来,出门没几分钟,就如同蒸了桑拿。儿子在小区广场上疯得一头汗,一转身,钻进冷饮店里,挑了一个他最喜欢的冰淇淋,吃得津津有味。看着儿子一脸陶醉的样子,我不由得想起童年卖冰棒的往事。

  由于家里条件一般,我的暑假除了帮父母忙些农活,还去卖冰棒,挣点零花钱。家里有个装针头线脑的长方形木箱子,父亲把旧棉袄拆掉,把棉絮掏出来晒干净,用塑料纸装好,均匀地钉在木箱内侧四周,再在箱子外侧面用毛笔写上“卖冰棒”三个字,一套简易的行头就准备好了。

  吃过早饭,趁太阳还在爬山,我带上一大壶水,背着空箱子到五公里外的冷饮厂批发冰棒。那个时候的冰棒就两种口味,一种是加了点糖精的,批发价5分钱,卖1角钱;另一种是加了绿豆的,批发价8分钱,卖1角5分钱。批发10支送1支,我那卖冰棒的箱子最多装50支,多了也不敢装。因为如果卖不出去,冰棒就会融化,到时不但钱没挣着,还要亏本。

  装好冰棒,我一般不好意思在村里叫卖。一是怕碰到同学难为情,二是村里都是熟人,害羞,张不开嘴叫卖。小小年纪的我背着沉重的冰棒箱走在陌生的村落,刚开始由于不会叫卖,走了大半天,一根冰棒也没卖出去。这大夏天的,要是卖不出去,几十支冰棒就会融化,那就亏大了。想到这,我也顾不得那么多了,走在有人的地方,壮着胆子叫卖起来。“卖冰棒,卖冰棒”,吆喝声很快引来了一些小孩,他们会各种撒野耍赖,拖着大人出来,哭着闹着要买冰棒吃。大人被闹得烦心,都会买一支给小孩解解馋。买到冰棒的小孩,小心翼翼地揭掉包装纸,先把粘在纸上的冰水舔干净,再把冰棒放在嘴里来回嗦着,下面用手接着,以免冰棒融化掉在地上,乐极生悲。小孩一边享受着冰凉的美味,一边连声说着“好吃,真好吃”。也有家里条件一般的,大人就是不给小孩买,还把卖冰棒的往远处赶,小孩就眼巴巴地看着,无比失望。

  暑假是农忙的季节,田野里到处都是忙碌的人们。掌握了这个时间诀窍,我会背着冰棒箱在田野间叫卖。一声声“卖冰棒、卖冰棒”的叫卖声,把大人小孩的心都喊馋了。农歇的时候,请人帮忙收割的户主,都会很豪气地请人吃冰棒。记得有一次,一户人家请了20多个大人小孩帮忙搞“双抢”,正好遇到我在叫卖冰棒,他把一箱子冰棒全包了,虽然每支便宜了2分钱,但一下子能把整箱冰棒卖掉,我特别激动。因为这样,我还能赶回冷饮厂再批发一箱,中午接着叫卖。

  2个月的暑假时间,我走街串巷卖冰棒,虽然晒得跟黑猴似的,但挣了几十块钱,够交半个学期的学费了。用自己辛勤的汗水挣来人生意义上的第一笔钱,那份自豪感是无法形容的。

  现在的农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大家都有冰箱了,冷饮更是一年四季都有。大街小巷、田野阡陌,再也听不到“卖冰棒”的叫卖声了。我上初中以后,父母去县城做小生意,我也再没卖过冰棒。但那时卖冰棒的辛苦和兴奋,一直萦绕在我的记忆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