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学生喜欢的教师”是福建师范大学兼职教授、福建省首批中小学教学名师、首批23个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徐国裕始终坚持的教育梦想。他利用周末时间,与家长、学生沟通交流,把业余时间当作读书学习、反思课堂、揣摩教学的工作日。经过长时间的实践与研究、探索与磨炼,逐渐形成了“实效·新颖·活泼·智慧”的课堂教学风格。走上城厢区教师进修学校副校长的岗位后,他以争当研究型、专家型的名师为目标,带领教师开展专题研究,构建起教学与研究相结合的教研机制。
2009年5月,我市成立首届中小学名师工作室,徐国裕是19位领衔名师之一,正式开启名师工作室征程。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秉持着这样的理念,徐国裕把引领指导教师专业成长作为工作中心以及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我在教育实践中形成的教学主张是‘有效课堂从研读教材起步’,这也是团队研修的基点。”徐国裕介绍,用教学主张来统领、解读教材,使教材深刻化、个性化、生命化,融入团队研修活动的每一个“毛孔”,进而形成特色亮点和“拳头绝招”。同时,徐国裕还鼓励团队成员提炼、形成富有个性特色的教学主张。“目前,共形成基于学情的本真数学教学、通融数学课堂、情理相融数学课堂、趣智数学课堂、自智数学、启智数学等多个教学主张,每个都有自己的理论结构体系与成功实践案例。”徐国裕说道。
躬耕教育路,桃李满园芳。在任教生涯中,徐国裕先后主持完成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重点课题《小学教学内容改革及其对教学影响的深化研究》研究,实现了福建省小学教师和莆田市基础教育教育部重点课题“零”的双突破。在CN刊物发表60多篇教育教学文章,出版《一位特级教师的专题式引领》等3本著作,应邀在省内外各类教师培训、教学研讨会上做过40多个专题近600场教育教学讲座,指导的教师有10多人次在全省课堂教学比赛中获得一等奖。他还充分发挥特级教师、教学名师的示范、指导、引领与辐射作用,带领工作室团队及课题组培育出18位特级教师、15位正高级教师、5位省级教学名师和25位省级学科带头人,12位成员成了设区市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13位成员成了县区名师工作室领衔名师。
孕育英才未等闲,退而不休续耕耘。如今,徐国裕虽然已经退休,但教育情怀不变,仍然乐此不疲地为莆田教育事业尽己所能,带领名师工作室团队行走在追逐教育梦想的道路上。
“徐老师对一线教师的指导引领,从师德到专业、从教材到课堂、从教学到科研,总是殚精竭虑,悉心指导,把自己多年积淀的教育经验与智慧倾囊相赠,像蜡烛一般燃烧自己,照亮他人,让我们领略到接地气、讲策略、重实效的教育智慧。”提及徐国裕,团队成员表示深深的敬佩和感恩。
潜心立德树人,把自己的芳华全部奉献给教育事业,用责任与爱心书写美丽篇章。“‘一辈子做好一件事’是我的原则。教育是一项使人幸福的事业,与师生在一起时的愉悦和从事教育工作的快乐与幸福,使我发自内心地感受到充盈。”徐国裕如是说。
全媒体记者 蔡蕊 通讯员 李雨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