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时节,在荔城区黄石镇华东村,农田中农作物旺盛生长,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大榕树傲然耸立,与周边的道路、田野、民居等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美妙的田园画卷。
谈起村里的变化,许多老人异口同声地说:“村里的变化太大,日子越来越好,住着既安心又舒心,生活有奔头。”走进村民陈美丽老人家,庭院里的百日菊、月季花争奇斗艳,一个个金黄的奈李挂满枝头……
“如今,出门就是水泥路,小车直接开到家门口,到处干干净净,生活环境也有了很大变化,这都得益于党的政策好。”陈美丽说,以前房前屋后脏乱差,现在都变成了漂亮的小菜园、小花园,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乡村美,得益于基础设施的完善。华东村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推动全村环境面貌大改变、大提升,不断刷新乡村环境“高颜值”。积极开展“五小园”建设,修建小果园、小庭园、小花园、小菜园、小公园,硬化村内背街小巷900米,改造污水沟500米。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华东村为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组织村民参与制订完善村规民约,整治陈规陋习,同时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好人”“公益之星”等评选活动,培育树立宣传先进典型,以良好家风推动社会文明风气,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厚植文明乡风沃土。
自村里开展移风易俗以来,许多老党员发挥优势,在逢年过节、红白喜事、升学建房等活动中,免费为村民书写对联,涵养乡风民风。“别人请我去写对联,是有讲究的。内容要适应形势,宣传党的政策,提倡文明新风、勤俭节约、勤劳致富,不搞铺张浪费。”今年73岁的老党员陈进军说。
该村还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站所,成立了由中心工作人员、大厅窗口人员组成的志愿者服务队,在大厅设立“志愿者服务岗”,动员年轻人加入志愿者队伍,走村入户进行政策宣传,开展人居环境治理、登门关爱独居老人等活动,以志愿服务为引领,弘扬文明新风,传递文明理念,营造浓厚文明氛围。
文明新风也激发了村民干事创业的激情,凝聚起乡村振兴的精神力量。在村活动中心,村里专门腾出四个办公室,用于村民直播带货。在其中的一个直播间里,村民陈锡芬正在整理货品,为即将开始的直播做准备。她和该村另外2名妇女组成村里的互联网销售队,直播销售村里的农副产品。
乡村蝶变,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华东村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总目标,把乡村建设、产业发展、人居环境改善紧密结合起来,以现代化农业为支点,完成750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年种植水稻1339亩。该村先后被评为市级文明村、市抓党建促乡村振兴示范村。 翁国城 汤成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