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家工厂拖欠工资,多名员工聚集,拨打12345热线投诉,市12345平台接线后立即启动涉企诉求“速推联办”机制,社区民警、12345“法律帮帮团”驻点律师、城厢区调解中心到场同步介入。最终,企业和员工就工资偿还意见达成一致,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园区。
作为党委政府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市12345热线中心聚焦企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先后与我市发改、公安等部门探索实行“三推三办”工作机制,即未推先办、速推联办、快推即办,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打通政府服务企业的“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自2023年以来,市12345平台共受理诉求90多万件,其中涉及营商环境1637件,同比增长33.83%,受理率、及时查阅率、按时办结率、反馈回复率均为100%,满意率99.92%。
市12345热线中心定期分析梳理涉企高频事项,发现园区企业员工对居住证办理的诉求较为突出。公安部门接到诉求情况反馈后,立即启动办证“绿色通道”,由警企“一对一”联络员对接企业,收集需办理居住证人员名单,开展办证专场“流动窗口”服务,并上门为各园区企业员工办证。
今年初以来,我市公安部门组织15场办证专场“流动窗口”服务,办理居住证1500多张。
由回应“一个诉求”转变为解决“一类问题”。市12345平台相关负责人介绍,市12345平台与亲清惠企、企业家接待日等涉企诉求平台实时联动,对企业咨询的问题、提出建议、反映诉求,提供“零距离”服务。
我市还在城厢区工业园区开展联调联处试点工作。相关部门同向发力、多元联动、联调联处,建立“警企联络员”,设立“警企联络站”,把警务网格站与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作为调解平台,提升涉企矛盾纠纷调处质效。今年初以来,已多元调解上百场矛盾纠纷。
把实事办到百姓的心坎上,擦亮了12345服务品牌。一家公司法人蔡某通过12345平台反映,员工黄某利用职务之便,侵占公司货款100多万元。市12345平台启动涉企经济案件快速处置机制。收到12345平台转办件后,城厢公安分局当即安排专门警力调查、取证。最终,黄某表示愿意归还货款。“没想到一个小热线,帮我解决了一个大问题。”蔡某送来锦旗,对12345平台帮助其挽回经济损失表示感谢。
一件诉求管到底、件件诉求有回声。我市建立涉企经济案件快速处置机制,凡是涉营商环境诉求件,市12345平台逐件跟踪回访,形成闭环。
我市高度重视优化营商环境工作,市12345热线中心充分发挥“磁场效应”,探索“12345+”模式,开设“营商环境”领导专题接线,市领导和部门领导在线与企业交流,提供政策解答,帮助协调解决涉企难题等。同时,与各涉企平台、市直部门、乡镇(街)加强联系,形成部门联动、服务联享、治理联抓的营商环境新格局。
当前,我市组建12345诉求化解队伍,深化“警网融合”,以警务室为圆心辐射周边,扎实推进“网格化+微调处”。涉及矛盾纠纷类,由社区民警、12345“法律帮帮团”驻点律师、调解中心工作人员、劳动人事争议速裁委员会成员等联合化解;涉及案件类,由办案民警、警种部门联合打击,社区民警同步跟进介入化解。
打破12345诉求化解单打独斗壁垒,我市形成“12345—公安分局—派出所”的层级“点对点”派件机制,采取“线上流转+线下联合化解”模式,及时回应企业群众诉求,有效提高12345化解质效。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黄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