凝聚乡情乡谊 促进交流互鉴

——天津莆田商会推动妈祖文化传承发展
湄洲日报 2024年08月15日

  “咚咚锵!咚咚锵……”每月农历初一、十五,独具莆田特色的“十音八乐”演奏声便在位于天津潘庄名贵木材市场的莆田会馆内响起。在天津的莆仙乡亲从各地赶来,在吹拉弹唱的愉悦氛围中联络感情、互通有无。

  近日,记者走进天津莆田会馆,只见会馆正门上高悬“惟善德馨”的匾额,会馆不论是屋顶的红瓦片、燕尾脊,还是立面的雕梁画栋、地上的六角红砖,都独具莆田建筑风格。会馆正厅内,妈祖像端坐正中央,慈眉善目,仪态端详,凤冠霞帔;彩衣侍女各立左右两侧,手执长柄扇守在妈祖旁,融合了天津民俗特色。

  “天津有句俗话叫‘先有娘娘庙,后有天津卫’。700年前,妈祖文化随着莆商在天津生根发芽。在妈祖文化欣欣向荣的今天,我们也希望追寻先人的脚步,让妈祖文化在天津更好地传承和发展。”天津莆田商会妈祖董事会副董事长蒋凤虎告诉记者,天津莆田会馆2008年在东丽区中新村成立,后因城市更新等原因需要搬迁。天津莆田商会以此为契机,特地从莆田老家请来工匠师傅,在宁河区潘庄名贵木材市场内,按照老家的风格重新修建了莆田会馆,并于2017年完成莆田会馆搬迁。

  潘庄名贵木材市场占地约700亩,有近500名莆仙同乡在此经营红木、木皮、木材、建材、建模等生意,是莆田人在天津聚集最为密集的区域之一。

  “在此建设莆田会馆,既能缓解大家思乡之情,也能更好弘扬妈祖文化。”蒋凤虎表示,天津莆田商会与天津天后宫、天津妈祖文化园等保持密切的文化交流。早在2006年时,在莆田商会和天津天后宫的共同努力下,中断了100年的天津妈祖回娘家活动得以重新承启。当年农历三月廿三妈祖诞辰日,天津天后宫的妈祖回到位于东丽区的妈祖在津娘家——天津莆田商会,天津市民、莆田同乡等上万人参与其中,盛况空前。

  在平日,天津莆田商会妈祖董事会则通过组织十音八乐演奏团、与天津妈祖文化机构共同举办节庆活动和文化交流等形式,推动妈祖文化、莆商精神与天津在地文化融合发展。记者在莆田会馆看到,会馆前挂着“天津妈祖文化促进会天津莆田妈祖乡土文化分会”的牌匾。

  细微之处见知著。记者在潘庄名贵木材市场内一家由莆田人经营的小饭店内看到,饭店墙壁一侧悬挂着莆仙美食推荐,一侧则是整墙的湄洲妈祖文化介绍。而在天津莆田商会妈祖董事会董事长戴美术旗下的闽津酒店内,一走进酒店大厅,映入眼帘的便是一幅长近10米的妈祖主题铜制壁画。该画左侧湄洲妈祖屹立,其下湄洲祖庙天后广场建筑群与苍松翠柏、瀚海碧波交相呼应,右侧以浮雕手法写着“妈祖故里”四个大字。

  “妈祖文化是在外莆田人的骄傲和精神支柱。”戴美术表示,天津与妈祖文化有着密切的联系,天津莆商将矢志不渝地传承妈祖文化、践行妈祖精神,把天津莆田会馆打造成为传播妈祖文化的平台载体、凝聚乡情乡谊的心灵港湾,让妈祖文化与莆商精神在天津发扬光大。

  图为位于天津潘庄名贵木材市场的莆田会馆。

  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 温露露/文 蔡昊/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