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线莲:娇弱清丽的幽境灵草

湄洲日报 2024年08月18日

  □陈锦

  1997年至2009年间,美国电影市场陆续推出了《狂蟒之灾》系列四部恐怖片。

  系列电影大多注重特效,镜头中的巨蟒活灵活现,几可乱真。不过,笔者觉得更有意思的倒不是巨蟒本身,而是第二部(《搜寻血兰》)和第四部(《血之踪迹》)里说到的那种“血兰”。

  这种“血兰”是虚构的植物,首见于第二部,并为第四部所沿用。说它长于婆罗洲雨林深处,开血红色的花,其花(血兰花)按我们的传统说法就是,具有延年益寿的功效。

  看到横空出世的“血兰”,笔者似乎看到了东方传奇中的“仙草”,并为东西方人“本草观念”的高度共通而感到惊讶不已。首先,都认为深山密林里可能藏有奇草灵药,因而电影让“血兰”长在一路凶险的婆罗洲森林深处;而更巧合的是,都认为“仙草”出在兰科。

  虚构的“血兰”是兰花的一种,可以认定为兰科植物。而为华夏民族世代推崇的两种养生神草石斛和金线莲也均属兰类。

  石斛是兰科的一个属,共有数十种。传统中药之石斛通常来源于金钗石斛、鼓槌石斛等多种,而铁皮石斛早在唐代编修的《道藏》中,就被列为中华九大“仙药”之首。

  金线莲属兰科开唇兰属(福建本土的金线莲旧称“花叶开唇兰”)。金线莲的药名近现代才列入医药专著,但其在民间的运用历史却异常久远。

  在传统民间的物种概念上,金线莲娇嫩只长在深山幽谷的绝壁之上,并认为,金线莲是蛇类的最爱,一旦长成就会被啃食殆尽。而蛇类吃了金线莲会长得快长得大,甚至有可能修炼成精。所以,有金线莲的地方往往有封蛇巨蟒。可见,民间观念中的金线莲,不但具有“血兰花”的作用(长得快长得大),还凝有天地灵气和日月精华,是比“血兰花”更玄乎的神芝灵草。

  本地民间认为,菜溪岩是金线莲野生资源最丰富的地方,据说深涧的绝壁上多有连片生长,只是可望而不可即。

  民间流传着菜溪寺僧人采金线莲的悲剧传说,说是用三股粗麻绳拴个大箩筐,让一位僧人坐进去后垂降到半壁上,收获颇丰,但由于岩石表面粗糙尖利,麻绳的三股被磨断了两股,而众人全然不觉。这时,仙公发现了险情,急忙警告道:“三股断两股……”众僧人却误听为“有金鸡母也有金鸡仔”,于是一齐欢呼:“金鸡母金鸡仔一下逮(一并抓)!”话音刚落,绳子就断了,箩筐掉下涧底,里面的僧人自然是在劫难逃。

  传统民间都知道金线莲是养生神草,但由于珍稀难得,成年人绝不敢“暴福”享用,而是约定俗成地作为婴幼儿的专用药物,主要用于治疗婴幼儿咳嗽、惊风及疳积等,并被认为安全而有神效。因此,旧时大多数小地区的民间家庭都珍藏数茎,以备不时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