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更多人爱上武术

​——访涵江黄国雄武术世家
湄洲日报 2024年08月18日

  图为黄国雄在涵江区暑期爱心暑托班中开展武术公益培训。

  “出剑的速度再快一点,要干净利索,不拖泥带水……”8月14日一大早,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第七代传承人黄国雄便与孙女黄李玥开始了晨练。在刚刚结束的福建省青少年武术套路锦标赛上,黄李玥拿到了银牌,现在她正积极备赛第十五届华夏南少林武术赛。

  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是福建省第七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福建南拳流派之一,鸣鹤拳善用掌,常发出“鸣叫”声,借催气来助力,故有“鸣鹤”之称。

  “我小时候,家里特别热闹,来来往往的都是向父亲学习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的人。”黄国雄回忆道,他从8岁时开始习武,冬练三九夏练三伏,苦练武艺已成为他生活的重要部分。

  随着学武的深入,黄国雄在深得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之正道,成为“当家人”后,意识到了自己肩上的担子不轻。他说:“接力棒传到了我手里,我便有责任让更多人了解、练习这一流派的武术。”自此,他开始有意识地推广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

  “小朋友们,扎马步的时候注意不要塌腰,保持身体平衡……”除了在自己的武术传承基地教学外,黄国雄还会走进各个小学,教授孩子们武术基本功、舞狮技巧。在涵江区暑期爱心暑托班中开展武术公益培训,积极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引起孩子们的习武兴趣,以此吸引更多的人来学习、了解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

  “武术特色课程对武术的传承非常有利,我们可以挖掘出更多有天赋的孩子去练习武术,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才去保护和发扬中国传统文化。”黄国雄说,他的子孙们也是自幼便开始习武,对孩子来说,学习武术不仅是一种体育锻炼强身健体的方式,还是更深层次接触传统文化的途径。

  在传统武术世家的熏陶下,黄国雄的子孙都有一身好武艺,并积极投身于武术事业和武术推广活动中。

  “只要有人来学,我们就倾囊相授。通过设立传习所,更好地向全世界传递中国武术的精神,让更多的人了解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爱上中国武术,看见武术背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我想,这是我们这一代代传承人努力的方向。”黄国雄的儿子黄武龙说。

  黄李玥也悄悄告诉笔者,她长大了想做一名像爷爷、爸爸一样的武术老师,将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和中华武术精神传承下去。

  在黄国雄一家的努力下,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传承基地不断涌现出一批批功夫扎实的学员,并在各大赛事上取得优异成绩。“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来学习黄氏南少林鸣鹤拳·械、学习武术,我打心底高兴。”黄国雄开心地说。

  陈雨情 林亦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