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

——新县镇张洋村写好农旅融合发展“文章”
湄洲日报 2024年08月23日

  图为张洋村新建成的祥云莲花跌水坝。

  清凉避暑、休闲采摘、团建研学、户外露营……暑假里,走进新县镇张洋村的祥云莲花跌水坝,只见成群的游客在片片“祥云”中嬉水游玩,纳凉避暑,尽享“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景观。

  张洋村地处涵江新县的夹漈山下,蜿蜒的湘溪从村里缓缓流过。近年来,新县镇、张洋村深入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传承木兰溪治理理念,以湘溪全流域治理为抓手,积极探索创新“整村运营”发展模式,衍生一批农文旅融合的新业态,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能,获评“市级三星级乡村旅游村”、第一批省级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村。

  依托湘溪流域丰富的生态资源,该村策划张洋乡村休闲旅游项目,建设亲水平台滚水坝、水生态植物景观园、露营平台设施、旅游标识标牌等乡村休闲旅游配套设施项目,精心规划塑造“沉浸式幸福河湖”体验空间。

  目前,该村乡村休闲旅游体验项目和临水空间项目在有序建设中,休憩沙滩、祥云莲花跌水坝已基本完工,田螺山森林步道全线贯通。同时,正倾力打造一条18公里的“小木兰溪”景观带,将如珍珠般散落在湘溪流域的历史遗迹一一拾遗串联,形成环湘溪景观,让群众在家门口便可以感受到“诗和远方”。

  在乡村特色产业上,张洋村围绕“以品牌引领作为顶层思维,产业市场化运营作为核心抓手,联农共富作为方向目标”的产业发展思路,邀请乡立方集团、福清农职院相思岭创业园、中国福建三农网等团队为张洋乡村振兴发展把脉定向,集智借力探索产业发展、强村富民路径。引进注册莆田市一亩粮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以张洋村连片200亩水稻为基底,进行芎稻轮作示范基地建设,推广稻药轮作种植模式,打造融合农耕体验、组织团建、乡间旅游等功能的产学研综合性休闲旅游基地,增加土地效益和提高农民收入。

  从张洋村道一路行来,道路两旁的空地里、村民庭院的花圃里,都能看到一簇簇玫瑰蓬勃生长。驱车来到田螺山上,走进这片“玫瑰梯田”,满园玫瑰花开成海,游客赏花打卡,现场体验“把爱做成美食”的乐趣。以田螺山即食玫瑰花基地为载体,该村打造集种苗培育、观光采摘、休闲康养等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示范点,推广发展整村即食玫瑰庭院经济,带动乡村旅游发展,促进传统农业转型升级。

  张洋村还通过举办农民丰收节、湘溪悦跑、夹漈云端会枇杷等活动,增加富有农耕农趣农味的产品服务有效供给,促进城乡融合,让文化在城乡间交流互鉴。通过“支部联建、产业联盟”模式,以“夹潦先生IP、古邑优品”公用品牌,提升农特产品附加值,培育一村一品;与田螺山公司签订框架协议,以“村集体+公司+社会资本+农户”模式,整体运营张洋村农文旅产业,带动100余名群众就业,每年增加村财收入10余万元。

  “立足张洋实际,我们将依托乡村特色优势资源,因地制宜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让民生、产业、文化、生态多点开花,绘就桃源张洋新图景。”张洋村党支部书记范美龙说。

  以农促旅、以旅兴农,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张洋村结合实际,促进以生态产品价值转化探索乡村全面振兴新路径,走出一条农文旅深度融合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努力实现从“美丽生态”到“美丽经济”的蝶变。

  关淋 柯金福 翁世伟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