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条枪记忆

湄洲日报 2024年08月24日

  □刘青华

  链条枪,顾名思义就是以自行车链条为材料,以火柴棍为“子弹”,手工制作而成的一种可发出响声的非制式玩具枪。因其火药来源于日常家用的火柴,故也称火柴枪或洋火枪。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物质还十分匮乏。父母整日劳作于田间地头,一年到头分到的口粮仍然无法解决一家五口人的温饱问题,更甭提给儿女们买玩具了。农村的孩子平日里除了与伙伴们玩捉迷藏、跳皮筋、打弹弓、拍烟壳、弹玻璃珠、飞纸飞机等简单游戏外,自制链条枪是男孩们的巅峰之作了。

  链条枪是利用火柴头上的那点火药被外力撞击产生爆炸的原理而制作的。虽然能产生爆炸效果,但是一两根火柴药量的爆炸威力及响声与小鞭炮无异,危险性低且安全可控。

  在那个物资奇缺的年代,要制作一把链条枪需要费心费力又费时,经过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凑齐所需材料。此举还得秘密行动,不能让父母知道,否则少不了挨一顿揍。

  制作链条枪主要材料有铁丝、链条、皮筋若干、辐条螺帽、塑料水管等。

  先用老虎钳把8号铁丝折成自己喜欢样式的枪架,把短铁丝弯成撞针(枪栓)和扳机。取出一个从修自行车铺门口淘来的废弃辐条螺帽,钳住大头的一端,用铁锉挫细螺帽另一端,经多次调试后才把螺帽钉进两节链条孔里,将其铆紧砸实连成一体。再把这两节链条紧紧地套入与其等宽的塑料管内,剩余的5节链条也照此法一一套入塑料管内。

  用细铁丝把枪架上端两根铁丝叠面缠绕扎紧,留出预设的扳机孔,将整个枪架固定下来。再把扳机柄装入孔内,用根细橡皮筋将其固定且扣扳机时能自动反弹复位。用枪架前端预留的铁丝将7节链条串起,将前端长出的铁丝向下扳弯,防止链条脱落。又用一根橡皮筋将7节链条固定成“枪管”,再用一根稍粗的橡皮筋从链条枪最前端的链条拉到枪架末端支架,将整个枪身牢牢固定住。

  撞针的外形要端正美观兼具实用顺手,把带有撞击的一头打磨好,穿入上端链条孔内。缠上若干根橡皮筋,太松了打不着火,太紧了拉不开栓。经多次调试,最终把橡皮筋调整到合适的弹力以保证其撞击力有效击火。

  链条枪制成之后便开始试枪。慢慢地拉开枪栓,扣在枪架后方预留的固定栓上,掰开用橡皮筋固定好的链瓣,将火柴棍从砸入链条的辐条螺帽内穿过,火柴头留在尾部拖入链瓣孔,捺齐链瓣,扣动扳机把撞针抬起。撞针在皮筋强力拉动下,撞针头撞向塞在辐条螺帽中的火柴头,“啪”的一声爆响,枪头冒出一股带着火药味的淡淡白烟,火柴棍向前飞出四五米远。夜间打链条枪时,不仅有响声,而且还能喷出火光,很壮观也很刺激。

  链条枪,是那个年代人的特有记忆,也是我孩提时代最神气、最有男子汉派头的一种自制玩具,快乐并幸福着我的童年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