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没有理由不把教育办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昨日,福建日报刊发长篇通讯《“真正把教育摆在先行官的位置”——习近平同志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在我市引起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结合深化拓展“三争”行动,以“六个最”推动教育高质量发展,全力打造新时代“文献名邦”教育高地。
莆田素有“文献名邦,海滨邹鲁”的美誉,尊师重教传统由来已久。近五年,我市建成教育类项目263个,新增学位16.84万个,教育现代化驶入快车道。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关于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为我市推进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指引了道路。”市政协委员、莆田一中副校长、擢英中学党总支书记黄世举说,我们要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积极落实市委市政府提出的“六个最”和“六个进一步”,增强改革创新意识,探索具有擢英中学特色的办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改革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优质均衡发展,更好保障教师权益,激发重教兴教活力。
“读完报道,我们更增强了打造新时代‘文献名邦’教育高地的信心和决心。”莆田二中校长曾加华表示,要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使命,树立“躬耕教坛、强国有我”的志向和抱负,勤学笃行、求是创新,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以深邃的战略思维和世界眼光谋划教育发展,前瞻性作出‘把教育摆在先行官位置’的战略谋划,让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市教育局办公室干部徐秋海表示,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将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引,进一步深刻感悟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工作期间开创的教育理念和重大实践,立足本职工作,继续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深化教育综合改革,不断增强教育服务发展的能力,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奋力谱写莆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贡献力量。
城厢区文献小学书记兼校长吴丽芳表示,我们将牢记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扛起育人主体责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深化教育综合改革,探索创新育人方式、管理体制等,为莆田教育事业作出更多贡献。
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对全面提升教育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能力提出新的要求。“我们将始终坚持把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作为根本要求,不断提升办学质量和发展水平。”看完报道,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工程系教工党支部书记、省陈威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省技术能手陈威感触很深。他表示,一直以来,湄洲湾职业技术学院牢固树立“服务地方发展、服务学生发展”的办学理念,紧紧围绕莆田市的13条重点产业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努力培养更多适应新质生产力需求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为深化科技服务地方生产提供人才保障。
“总书记为福建教育事业发展殚精竭虑、倾注心力,让我们倍感振奋,干劲更足了。”秀屿区南日罗盘小学教师施建忠说,作为边远学校的基层教师,我们亲历了学校从破瓦房、坏桌椅到如今的宽敞明亮、设备齐全的多功能教室,也切实感受到薪资待遇及社会地位的提高,能够为党的教育事业鞠躬尽瘁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城厢区东海东沙中学英语教研组组长蔡亚水表示,总书记重教心款款、关切情深深、期许意殷殷。作为农村基层的教师,我们一定不忘初心、笃行不怠,为培养更多优秀人才、实现国家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近年来,我市以“大思政课”拓展全面育人新格局,成立“莆田市大中小学思政一体化研究中心”“莆田市职业院校思政课教师研修基地”,构建大中小学思想政治理论课一体化建设体系,不断开创新时代思政教育新局面。
“在报道中看到‘把德育放在首位’这句话,我们深受触动。”莆田一中班主任黄绮炜老师说,每位教师都应该自觉深入践行教育家精神,崇德修身,在言传身教中培根铸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支撑。
全媒体记者 吴琪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