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八戒”

湄洲日报 2024年09月15日

  □吴剑南

  近日与好友聊及育儿,感触颇多、教训不少、领悟深刻,特别是八种情形大家或多或少都犯过,分享如下。

  一戒不孝。百善孝为先,百恶逆为首。不孝之人,怎么会爱国、爱家、爱乡、爱他人。在家庭教育中,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为孩子树立榜样,培养孩子的责任心、道德感。

  二戒失陪。父母常年忙碌顾不上陪孩子,等孩子长大了顶一句“我需要你的时候,你都在哪里?”那时,就像当头一盆冷水,让人清醒。平时要多陪伴孩子,多与他们互动。

  三戒控制。凡事都以“为你好”为名,为何不能让孩子有自己的想法?难道我们总是对的,孩子总是错的吗?要多倾听、多尊重孩子的意见,培养孩子独立思考能力。

  四戒望成。父母常常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日思夜想还能考上清华、北大、考博、出国,各式“鸡”娃,安排超量作业和培训,外加喋喋不休地说教。要多换位思考,大多数孩子都是普通人,父母应做好孩子人生路上的“指路人”,而不是“赶路人”。

  五戒太能。一些父母,凡事包办一切,生怕孩子多担一份责任、多做一件事,结果导致孩子什么事都不肯干、什么都干不了,甚至不愿为家庭做事。要多放手、少插手,让孩子挑战自我,才能茁壮成长。

  六戒太满。把孩子的时间表安排得满满当当,恨不得把一分钟掰成十分钟用,没有一点空闲时间,恨不得把所有的课业知识都塞进孩子的脑袋里。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要多给孩子放松的时间,多做一些学习以外的活动,多陪孩子出去走走,开阔眼界。

  七戒急躁。有的父母但凡不如意、不顺利,不管青红皂白,一点就着、张口就骂,事后还不承认错误,把孩子弄得无所适从,最后导致孩子有样学样、以暴制暴。育人先育己,要平心静气,遇事认真分析,批评要有理有据有节。

  八戒失律。不先律己、何以律人。有的父母自己生活习惯差,每天熬夜晚起、经常暴饮暴食,时时刷手机、处处“葛优躺”,又要求孩子不能看电子产品、规律作息、健康饮食,怎么可能?父母要以身作则,带头多读书、多锻炼,孩子耳濡目染,自然养成好习惯。

  怎样的父母就会培养出怎样的孩子,父母如能“八戒”,才能与孩子共勉,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