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氏郡望在陇西

湄洲日报 2024年09月21日

  □郑志忠

  在陇西博物馆参观时,我强烈地感觉到一种静默的永恒。

  陇西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李家龙宫则是这一历史传承中的重要标志。从博物馆出来,我们直奔位于陇西县南安乡一心村庙儿巷的李家龙宫。这组建筑群始建于唐朝初期,历经千年沧桑,虽多次毁于战火,但屡经重建与修缮。它是李氏族人敦宗睦族、祭祀先祖的宗祠,因唐太宗李世民御笔亲书“李家龙宫”而闻名海内外。

  李家龙宫是全球李氏一族共同的精神家园和追根溯源的宗祠及祭祖圣地。跨进李家龙宫的大门,阳光照在树木上,花朵上,那么祥和,我的心也有些微醺。这个宏大的建筑群,坐北朝南,东西长600米,南北宽440米,建筑面积达2.5万平方米。其建筑布局严谨,殿堂林立,古柏森森,环境肃穆。

  近年来,为了保护和传承李家龙宫的历史文化遗产,陇西县多方筹资对遗存的古建筑进行维修保护,扩建了一批仿古建筑群,共同构成了李家龙宫这一历史古建筑群。李家龙宫建筑群是研究李氏文化的重要载体和标志性建筑。

  走进陇西堂瞻仰,主祭堂上悬挂的“陇西堂”巨匾,彰显了李氏宗族的荣耀与尊贵;西主殿屋脊上安放的九兽,栩栩如生,象征着李氏宗族的根深叶茂。陇西堂大殿为仿明清风格建筑,飞檐翘角、重檐式歇山顶;丹青彩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其气势雄伟,体现在大殿高18米,台阶18级,这两个数字都寓意着“十八子李”的根深叶茂,是李氏宗族繁荣与昌盛的明证。大殿内供奉着李氏宗族的先祖圣像和历史人物,是海内外李氏宗亲举办大祭活动的重要场所,也是研究李氏文化和古代建筑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走出陇西堂大殿,聆听讲解员在解读殿内供奉着道教始祖李耳等李氏名人的故事,了解到人类的信仰、崇拜及审美情趣等。我虔诚地迈进江王祠,追寻陇原先民肇基文明的步履。李元祥,谥号为“安”,通常称他为“江安王”。他奉旨到福建永安开基后,历任苏州等四州刺史,实封至千户,赠司徒,并州大都督。李元祥后裔传承李氏先贤精神,在福建一带落地生根,开宗立派。他们的品格德行、思想言论和朴素行为传承着家族的传统,也为李氏后人树立了良好的道德标杆和行为规范。

  李氏家训强调尊敬长辈、勤俭持家、遵纪守法、勤奋学习、温和仁爱、不慕虚名、勤恳劳作、勇于奉献的美德;李氏家训强调读书为重、次即农桑的实用主义观念;李氏家训倡导克勤克俭、毋怠毋荒的勤勉精神。这些家训内容共同构成了陇西李氏家族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体系。李氏后裔传承中华文化,弘扬陇西堂精神,千百年来人才辈出,在各个领域大放光彩。

  告别李家龙宫,路上我一直为陇西李氏家训这一世代相传的宝贵精神财富所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