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朝夕”美好

——城厢区用心用情做好“一老一小”关心关爱工作
湄洲日报 2024年09月25日

  以新时代文明实践站为依托,城厢区为青少年开展多样化活动。

  城厢区老年大学雅颂居社区教学点内,老人们正在学习乐器。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许文泉 林云景 洪晓苹 文/图

  城厢区精心组织、安排,聚焦“一老一小”推进各项送温暖措施落实落地,贴心关爱有温度,让“五老”有所为、关工委有所能、青少年有所受益。

  “一老一小”一头连着“夕阳”,一头连着“朝阳”。城厢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开拓创新、攻坚克难,在服务“一老一小”群体精细化、精准化上积极探索实践,充分挖掘优势资源,丰富活动形式,扎实开展关爱“一老一小”系列活动,守护“朝夕”美好。

  “党建带关建” 机制有保障

  向阳松鼠是全市首家入选挂牌的校园周边食品企业,近日,其成立的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正式运转。据悉,城厢区着力在重引领、强铸魂、促帮困、助治理、夯根基上持续发力,目前已有12家民营企业成立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推动全区关心下一代工作提质增效。

  让“朝阳”更红,“夕阳”更美,用心用情用力托起“一老一小”稳稳的幸福。

  近年来,城厢区谋深做实“党建带关建”,坚持以党的建设带动关工委政治、思想、组织、制度和阵地建设,唱好立德树人、固本强基、助弱帮困、品牌建设“重头戏”。

  “党建带关建”工作机制的探索从抓基层建设开始。城厢区关工委主任周燕英介绍,2011年至今,全区先后开展了5轮、每轮为期3年的“基层建设年”活动,分阶段突出重点目标任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问题,长流水、不断线地为基层注入生机活力,推动基层工作持续创新发展。

  “一老一少”总关情。城厢区选优配强“领头雁”,拓展基层关工委组织体系,关心下一代工作基础不断夯实。村(社区)关工委主任由党组织书记兼任,目前,122个村(社区)全面实现党组织负责人、关工委主任“一肩挑”。全区建立关工委组织170个,班子成员700余名,“五老”人员2000余名,志愿者队伍20余支,初步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关爱工作网。

  在联合联动上求突破,把“孤军深入”拓展为“联合作战”。该区建立健全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关工委主动作为、有关部门积极配合、社会各界广泛参与的关心下一代工作机制,全区各级组织部门把关工委建设纳入党建总体布局,与党建工作同研究、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同奖罚,实现关工委组织建设和工作“两个全覆盖”目标。

  为了进一步提升“老少”活动的服务面,城厢区健全完善关工委领导班子工作联系点制度,创新推行“主任专题日”制度,深入基层开展大调研30余次,协调解决民生问题12个。举办全区关工委干部业务培训班,推动关心下一代课堂进党校,组织基层关工委“岗位练兵比武”活动7场,以学促践、以赛促效。2023年,城厢区关工委获评“全省关心下一代工作突出成效奖”。

  关爱结硕果 最美夕阳红

  吹拉弹唱、优雅太极、轻松阅读……秋高气爽,在城厢区老年大学雅颂居社区教学点,老人们享受着惬意的时光。由于城厢区老年大学因办学规模有限,区委组织部、区老年大学充分发挥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阵地作用,在雅颂居、万辉、下黄等社区建立老年大学教学点,方便老同志就近“入学”。

  老同志是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挥洒了辛勤汗水、奉献了青春年华,应该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城厢区委组织部干部介绍,全区已建设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1个,常态化开展学习研讨32场次,组织党的创新理论宣讲小分队宣讲12场次,并结合离退休干部党员实际情况,组织开展“送学上门”230余人。同时,引导全区各离退休党支部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主题党日活动,激发离退休干部党组织活力。

  坚持用心用情,让老干部获得关爱。今年以来,该区收集老干部意见建议28条,健全完善“离退休干部动态信息库”,精准对高龄、重病和有特殊困难的老干部给予重点帮扶,主动协调相关部门解决老同志急难愁盼问题12件。

  最美夕阳红,银发有力量。该区搭建了老干部老有所为、发光发热的舞台。

  暑期,位于华亭镇华亭社区的九思法治书屋,开展了多场读书会,孩子们在这里与书香相伴,学习法治知识。书屋由律师郑潮平于去年3月开始创办,以“公益·共建·共享”为宗旨,探索发挥“五老”在教育关爱青少年上的独特优势,设有法治书屋、心理咨询室、阅览区等功能区,共有各类书籍超万册。通过免费借阅书籍,举办青少年法治讲座,开展中小学生校外法治实践、青少年心理咨询、党员活动日等多种形式开展活动,书屋日益成为法治宣传阵地。

  优阵地、培沃土。近年来,该区已依托党群服务中心(站)、老党员工作室、家长学校等现有活动场所,整合资源建立教育阵地,重点打造蔡襄文化园、九思法治书屋等“五老”工作室20余个,成立“东圳初心”“和成银晖”等17个“功能型”老党员工作室,为“五老”热心公益事业搭建高品质平台。

  一批又一批“五老”积极投身于关心下一代工作之中,激扬“五老”之志、彰显“五老”之美、唱响“五老”之歌。

  城厢区委组织部三级主任科员陈秀模表示,全区挖掘整合银发人才资源,126人纳入银发人才库,135名离退休干部党员就近担任小区党组织书记、网格(单元)长、楼栋长、调解员等,在近邻党建、基层治理、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献智献力。12名“五老”志愿者担任市两级司法机关社会调查员,119名“五老”担任法治副校长。

  该区还组建“五老”宣讲团,成立离退休干部理论宣传小分队5支,依托区域红色资源,持续开展思政课进机关、进校园、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家庭“六进”活动100余场,培根铸魂守初心,绽放时代芳华。

  当好引路人 守护青少年

  爱心集结、暖流汇聚。今年秋季,城厢区委组织部、区关工委、区妇联等单位组织爱心企业、社会机构、爱心人士,积极开展“开学季”关爱助学活动。截至目前,全区各级各部门累计帮扶380余名困难学子,发放各类奖学助学金150余万元。在热涌的“助学潮”里,彰显暖意和温度。

  众人拾柴添薪。城厢区委组织部副部长陈毓卿表示,城厢区不断加大关爱帮扶力度,精准完善孤儿、留守儿童、困境儿童、重病重残儿童数据库,做好“五失”青少年帮教工作。倡导各基层党组织通过各种形式成立教育基金会,推动“重视教育发展”写入村规民约,开展“关爱成长微心愿”“金秋助学”等关爱活动50余场次,帮助50名家庭困难学生实现“微心愿”,发放各类助学金,做细做实关爱帮扶工作,帮助困境学子筑梦未来。

  承载着“幼有所育”的全民期盼,城厢区结合“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主题教育实践,开展“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教育、“中华魂”读书、“大手牵小手、永远跟党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学雷锋志愿服务、“阳光成长”心理健康教育6大主题活动100余场次,受众青少年1万余人次,筑牢“护苗”防火墙。

  少年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全区各级关工委主动融入“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村(社区)、学校创建活动。3年来,结合开展第五届全国“关爱明天、普法先行”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活动,联合区委政法委、区委文明办,开展未成年人“零犯罪”村(社区)、学校创建活动,开设法律讲座16场次,组织送法进校园活动25场次,赠送法律书籍1000余册,推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落细落实。

  关心关爱“一老一小”的暖心事业,没有完成时,只有进行时。城厢区正不断探索守护新模式,让夕阳更美,朝阳更红,“一老一小”群体的笑容更加灿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