赓续精神血脉 厚植红色情怀

​——城厢区多举措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深走实
湄洲日报 2024年10月09日

  城厢区筱塘小学举行“七十五载歌盛世 筱塘学子颂华章”主题活动。

  欢送新兵入伍,发扬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

  □全媒体记者 林晓玲 通讯员 许文泉 陈丽君 陈琳 文/图

  爱国是情怀,更是责任。近年来,城厢区推动爱国主义教育走实走深,厚植“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引领“报国之行”,培根铸魂,赓续红色血脉。

  金秋送爽、丹桂飘香,城厢大地处处洋溢“中国红”。

  近年来,城厢区多举措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充分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国防教育基地、烈士纪念设施宣传教育主阵地的作用,通过生动鲜活、亲切质朴的方式让爱国主义精神入脑入心、牢牢扎根,精心打造具有莆田城厢特色的双拥工作品牌,推动爱国之情转化为实际行动。

  青少年是祖国的希望和未来,也是全民国防教育的重中之重。该区坚持不懈以文化人,完善立德树人体制机制,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校园精神文明建设,加快构建一体贯穿、循序渐进的爱国主义教育体系,引导学生们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复兴的责任感,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汇聚向上力量 弘扬红色精神

  传承英烈精神,续写盛世华章。9月30日,城厢区在烈士陵园举行烈士纪念日公祭仪式。城厢区各界干部群众代表齐声高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敬献花篮、瞻仰烈士纪念墓碑,向英烈们表达崇高敬意。

  当天,城厢区退役军人关爱青少年志愿服务队走进城厢区第二实验小学,开展“缅怀先烈功绩 传承红色基因”系列活动。退役军人进校园举行升国旗活动,学生们深情讲述英雄事迹,搭起一座连接历史与未来的桥梁。

  唱响主旋律,凝聚奋进力量。城厢区双拥共建服务中心主任曾德喜介绍,该区2022年初建成城厢区烈士陵园,正在积极做好市级烈士纪念设施各项申报工作,拟将城厢区烈士陵园申报为区级、市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2022年7月,该区成立由6名政治素养高、理论功底好、宣讲能力强的优秀退役军人组成的老兵宣讲团,进机关、社区、部队、学校、企业,宣讲党的二十大精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退役军人重要论述、军队壮大历程和光荣传统、退役军人群体在扎根农村基层、投身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中的事迹等。截至目前,共开展系列活动80余次,集中活动20余次,受众6000余人次。

  当好“退伍不褪色”、奋勇投身新时代的“排头兵”,提高社会各界的国防观念,激发爱国热情。该区还按照“主题突出、形式多样”的原则和“五进”方式,在社区和学校组织国防知识讲座和实物体验,公共多媒体显示屏播放试鸣通告和国动标语、人流较集中的大型广场和公共场所布展和标语宣传等方式,让民众亲身感受国防的重要性。

  强化青少年学生、企事业单位员工等重点人群教育,该区通过组织国防专题培训、分发宣传手册等方式,提高他们的国防责任感。同时,结合“3·1国际民防日”“全民国防教育日”等重要时间节点,组织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开展防空警报试鸣活动,唤起民众的历史记忆,激发爱国热情。

  崇尚拥军爱国 共话鱼水之情

  9月中旬,城厢区霞林街道、龙桥街道、常太镇、华亭镇、灵川镇等先后举行新兵入伍欢送仪式。新兵们身着迷彩服、肩披绶带、胸戴红花,俨然成为了一道军容严整、精神抖擞的亮丽风景线。

  国无防不立、民无兵不安,入伍光荣、退役荣光。城厢区是革命老区,历来就有拥军优属、拥政爱民的光荣传统。

  近日,城厢区开展秋季退役士兵光荣返乡报到会。为简化退役军人相关事项办理,城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在报到会现场开通了军人退役“一站式”服务,将“多头跑,分散审”变成了多审合一,集成办理,为退役军人提供更便捷、高效的暖心服务。

  秋风送爽,硕果累累。9月初,该区举行秋季退役士兵返乡欢迎会暨适应性培训班。70余名退役士兵学习了防范职业风险、国家安全保密教育、退役士兵就业创业担保贷款和税费优惠政策、相关政策法规等多方面的内容。通过学习,将帮助退役军人改善知识结构、提升就业创业竞争能力,实现社会角色转变,以积极向上的精神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和社会价值。

  深厚的崇军、爱军、拥军情怀一直在城厢大地赓续传承。“拥军就是筑长城,爱军就是爱国防”。城厢区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双拥办主任林清华介绍,从服役到退役,城厢区全流程出台一系列优待政策,保障军人权益,推进荣誉体系建设,弘扬拥军优属优良传统,形成当兵光荣、拥军光荣的浓厚氛围。

  官兵转业安置的“后路”、随军家属就业的“后院”、军人子女入学入托的“后代”等“三后”问题关系官兵切身利益、部队战斗力建设、社会和谐稳定。城厢区统筹多方力量、整合有效资源,全力解除军人后顾之忧。

  该区举办“百城千企暖兵心”就业岗位推介会,及时了解用工需求,拓宽岗位信息来源,为退役军人就业创业持续做好优质服务,并为签订用工意向书的退役军人赠送意外伤害保险,多层次满足退役军人的需求;积极选树“最美”典型,表彰了“最美军嫂”“最美兵妈妈”“功臣模范代表”,进一步激发了群众爱党爱国、崇军拥军热忱,在全区掀起了国防教育热潮;举办双拥主题书法展,贯彻落实好“爱我人民爱我军”双拥理念,进一步营造浓厚的国防教育氛围。

  播撒红色种子 厚植爱国情怀

  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9月30日城厢区筱塘小学举行了庄严而隆重的活动,以“七十五载歌盛世 筱塘学子颂华章”为主题,学生们用莆田市花月季拼成了一幅壮丽的中国地图,并齐唱《歌唱祖国》,在歌声中师生代表擎着巨大的国旗,奔跑在校园的跑道上,象征着国家的繁荣昌盛。

  播撒爱国火红种子,无微不至育幼苗,近年来,城厢区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把爱国主义精神贯穿于学校教育全过程,落实爱国主义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头脑。

  思想政治理论课是爱国主义教育的主阵地。2023年4月,莆田五中率先成立全市首个教育集团党校“湖山学堂”党校,实现“线上”“线下”双融合,聘请12位优秀党员教师为党校宣讲团讲师,8位优秀学生为党校宣讲团宣讲员。开办以来,一大批品学兼优的学生在政治思想上日益成熟,在自身学习和发展上得到进步,成为党的后备生力军。

  该校还系统化编撰校本课程《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乡土莆田》等,将精神谱系内容安排到高一至高三各个学段学习,形成合力帮助学生内化家国情怀。《乡土莆田》被评为福建省中小学精品校本课程。同时,打造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研学旅行课程,如“跟着诗词游莆阳”“跟着名胜游莆阳”“跟着民俗游莆阳”等。

  城厢区教育局负责人介绍,该区紧紧抓住青少年阶段的“拔节孕穗期”,开好思想政治理论课、办好优秀读物滋养活动、开展创建“书香校园”活动,让广大青少年自觉接受爱国主义熏陶。

  此外,该区广泛组织开展实践活动,把爱国主义内容融入党日团日、主题班(团、队)会等,组织师生开展多种形式的主题活动、社会实践、公益活动、志愿服务和实习实训活动等,引导师生了解国情、省情、市情、民情,打造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

  厚植爱国情怀,以梦为马,志存高远。城厢区多举措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走实走深,把“爱国”二字刻写在心间、落实于行动,将情感的力量转化为奋进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