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郑倩 作
近日,结合重阳节关爱老人主题活动,团市委联合秀屿团区委组织青年志愿者面向老年人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针对老年人学习接受能力相对较弱、习惯养成较慢的特点,志愿者设计了趣味投壶、大转盘等分类小游戏,让老人们玩得开心,学得轻松。此举将垃圾分类新时尚与敬老的传统文化融合,帮助老人对“如何做好生活垃圾分类”有了更深的了解。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加上年轻人工作繁忙,许多家庭中的老年人承担了煮饭和处理垃圾的任务,老年人成为垃圾分类的新主力。然而,从“扔进一个筐”到“细分四个桶”,对于老人来说,垃圾分类是对此前几十年生活方式的一种颠覆,需要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适应。但他们因身体机能的退步,在接触新兴事物时,显得比较吃力。一些老人不习惯,不配合,总觉得“小题大做”,常常出现“一丢了之”现象。
垃圾分类无小事,也无年龄之分。老人们作为家里的重要成员,同样也是每个家庭落实垃圾分类的重要力量。做好垃圾分类工作,也要在老人身上下功夫。如何提高老年人源头分类意识,让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中知分类、善分类、乐分类,成为垃圾分类的一项重要工作。
改变“老习惯”,从树立环保意识开始。家庭中的年轻人,可多与老人交流,通过持续不断的宣传,让老人了解到做好垃圾分类不仅仅是一种义务,也是一种责任,激发老人参与环保事业的热情和积极性。有关部门或者村居可以在平常开展的关爱老人活动中加入环保知识讲解,让垃圾分类意识真正走进老年人的心里。林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