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被动保平安”为“主动创平安”

——北岸经开区高效率治理促基层安澜
湄洲日报 2024年10月25日

  文甲码头警务站内,大屏实时呈现路面、海域等治安防控重点区域动态。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陈琛 文/图

  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北岸经开区深入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持之以恒防范化解重大社会风险,落实平安建设责任制,守牢安全稳定“生命线”,维护和谐稳定大局。

  金秋时节,北岸贤良港纪念妈祖升天1037周年“妈祖海祭”大典系列活动举行,循古制在海祭坛秋祭妈祖,首次启用直升机“空中拜妈祖”、举办妈祖新歌发布会、春燕行动—福建乡村音乐会、“万紫千红”烟花大会等。一场场活动人潮涌动,却实现治安案件和突发事故“零发生”,拉满平安氛围感。

  早在今年2月,省平安建设领导小组公布第五轮第一批平安县(市、区),北岸经开区入选。上半年,北岸经开区群众安全感率达99.61%,跃居全省第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基层强则国家强,基层安则天下安,必须抓好基层治理现代化这项基础性工作。”

  北岸经开区拥有海峡两岸民间文化交流频繁的贤良港天后祖祠,是全国首个“海峡两岸生技和医疗健康产业合作区”的核心区,也是大陆离台湾直线距离最近的40万吨级港口所在地,基层治理、安保维稳任重道远。

  实施“党建引领、夯基惠民”工程,在创建全域平安上落细落实,在推动法治建设上善作善成,在稳固基层治理上做强做优,北岸经开区走出一条高水平的“平安北岸经验”。

  “五联防”岸海一体治理

  今年4月,省委改革办公布2023年福建省改革优秀案例评选活动表扬名单,“五联防”岸海一体治理体系从全省160个推荐参评案例中脱颖而出、榜上有名。

  湄洲湾北岸三面临海,是我市打造“通江达海战略港城”的主阵地。独特的港湾优势,迎来一个个大项目、好项目落地,形成临港产业集群。

  如何守护好这片港湾?

  北岸经开区从部门职能整合、社会治理融合、防控机制耦合等方面破题,由区党工委书记担任总指挥长,区党工委政法委书记和北岸公安分局局长担任副总指挥长,高位运行“五联防”岸海综合治理模式,建立“统一指挥、任务派送、联席会商、轮值驻守、联合巡逻、能力提升、督查落实”七项工作制度,释放平安建设新动能。

  “五联防”即防人员偷渡、防海上走私、防海砂盗采、防海域侵占、防灾害事故。各镇、政法委、公安、海事、海警、边检、海渔、应急、自然资源等17个部门都是“五联防”成员单位,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巡防联勤、打击联动”的工作格局。目前,“五联防”指挥中心、“五联防”哨点并入综治中心一张网,构建一体联动、一网治理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

  国庆期间,台风“山陀儿”影响海域。北岸经开区应用“五联防一张图”,查询台风前夕出海船舶,通过线上一键直呼方式,规劝船舶回港避风。

  从“单兵作战”到“集群发力”,北岸经开区组建海安巡逻队、妈祖公益组织义警队、企业安保队伍、应急民兵队等群防群治队伍,依托“大巡防”指挥体系,落实“网格单元吹哨,指挥中心接收,责任部门报到”运行机制,实行上报、派单、立案、核查、结案的闭环管理,推动警力与网格长、网格员、单元长的有效联动、协同作战,形成区、镇、村三级闭环“治安防控圈”。

  近日,五联防东吴海安巡防队员李春虎、林细芳巡逻至海丝路高架桥,发现桥下滚滚浓烟,立即拨打消防救援电话,并参与到灭火行动中。

  发挥“五联防”指挥中心的主导作用,联合开展巡逻巡查、综合执法、打击整治和应急演练等,及时消除社会面不稳定因素和安全隐患。

  “海陆空”立体化齐防控

  文甲码头是通往国家5A级旅游景区湄洲岛的必经之地,也是北岸经开区对外开放的形象窗口。为守好这一重要交通枢纽,北岸公安分局在文甲码头建成北岸文甲码头警务站,对游客进出口、集散广场、公交站、候船大厅等人群聚集处,开展武装巡逻和应急处突工作。

  在文甲码头警务站,记者看到墙上大屏九宫格,实时呈现海域、路面、候船大厅等地的动态。屏幕下方,值班人员操作电脑,密切关注。

  “警务站建设大巡防指挥中心,采取全天候值班,实时查看公共视频,高效指挥、精准调度。”北岸公安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傅泽铭介绍,文甲码头被列入1分钟快速反应圈,即若发现问题,分局巡特警反恐大队必须1分钟内到场,就近、就早、就小,高效处置各类突发情况。

  记者了解到,文甲码头采用人防、物防、技防展开立体化防控。比如安排夜间巡逻组,根据轮渡夜航时间,在文甲码头区域以及海堤路巡逻,维护安全秩序;运用公共视频调度,远程指挥调度,及时处理突发状况;采用无人机空巡,在空中喊话,提前告知路面堵点等。

  海、陆、空一体守护,确保了今年万余个妈祖进香团、200余万人次平安进岛。

  群众利益无小事,前不久,执勤民警在游客中心广场巡逻时,发现一名男孩在长椅上哭泣。男孩年纪小,无法提供住址信息。民警将男孩带回警务站,通过监控回放倒查,联系轮渡公司通过广播播放寻人启事,另一方面在男孩走失地点附近寻找其家人,终于联系上男孩的父母。看到孩子安然无恙,家长对民警连声道谢。

  据统计,今年以来,警务站共接到游客求助30多起,帮助游客找回走失老人小孩10多人,救助突发疾病游客3人次。

  乱停车、乱收费、乱摆摊、乱拉客是文甲码头管理的重点难点。为此,北岸经开区积极融入“全市一张图、全域数字化”的战略部署,探索“一个平台管码头”的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打造文甲码头智慧管理系统,变“被动服务”“事后处置”“全靠人力”为“主动发现”“事前预警”“智能监管”,为文甲码头旅游市场秩序综合整治工作赋能增效。

  目前,文甲码头关键部位和重点路段布设17个人工智能公共视频点位。搭载AI视频行为分析系统,通过人体分析、车辆分析、行为分析、图像分析,实时收集前端数据,及时反馈至后台运算,并由线下复核处置,形成安全智能有效的管控闭环,管理负担大为减轻,应急能力大幅提升。据统计,与去年相比,今年应急响应速度提升了20%,问题处置效率提升了30%。

  “家门口”解决金融纠纷

  东埔镇在外经商人员遍布全国各地,民间资本雄厚,随之而来的借款合同、担保合同等金融纠纷不断上升,类型化、批量化趋势明显。

  为此,东埔镇在全市率先推行金融纠纷“一站式”调处,建立“金融+调解+司法”机制,提高金融纠纷化解效率,降低化解成本。

  东埔镇党委政法委员、副镇长林建清介绍,金融“一站式”调解中心依托综治中心设立,接受金融纠纷受理、调解、维权。镇政府、法院、派出所、律所等工作人员进驻中心办公,配备专职人民调解员6名,联动北京莆田企业商会、平安银行、邮储银行等社会力量,凝聚人民调解组织、行政调解组织、行业专家、三官一律、首席法律咨询专家、社会乡贤、基层干部等解纷力量,形成共治的解纷格局。2023年,东埔镇金融纠纷“一站式”调处工作法,获评全市新时代“枫桥式工作法”。

  今年9月,莆田火车站派出所收到荔城区人民法院的一份协助执行函,随即向金融“一站式”调解中心发送委托调解函。

  荔城区人民法院的被执行人阮某信用卡逾期长达63期,金融机构催收,后起诉到法院。阮某仍未按判决书履行相关义务,金融机构向荔城区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金融“一站式”调解中心安排法院、金融机构开展调解。在与阮某的沟通中,了解到其有较为固定的收入。最终阮某主动还款,该笔欠款当场结清。

  金融纠纷“一站式”调处工作法,推动金融纠纷解决服务从分散到集约、从单一到多元转变,实现金融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全链条解决”。2022年以来,调处成功金融纠纷460余起,回款金额超2300万元。

  与其他县区不同,北岸经开区在大调解工作中心内独立承担法律援助。7月以来,全区共受理法律援助案件30件,其中刑事案件29件,民事案件1件,实现刑事案件律师辩护全覆盖。

  北岸经开区党工委政法委委务会成员林忠峰介绍,依托区级综治中心,打造了首席法律专家咨询室,选聘7名首席法律咨询专家,为重大的决策、矛盾纠纷、信访积案、风险等提供法律咨询意见。

  “精治”“共治”“善治”,北岸经开区奏响基层治理“最强音”,持续提升基层治理现代化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