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连日来,湄洲湾北岸经开区蒋山村头水紫菜陆续出水,养殖户们开始与时间赛跑,纷纷抢抓晴好天气采收紫菜,奏响海上秋收曲。
向海而生,因海而兴。蒋山村东、西、北三面环海,是个典型的渔村,紫菜养殖是当地村民发家致富和乡村振兴的主导产业。10月21日,在蒋山村紫菜养殖海域,养殖户驾驶小船将紫菜台从海中央运往浅滩进行剪收。在海水退潮的滩涂上,一排排等待收割的紫菜台整齐罗列,蔚为壮观(如图)。黑色绸缎般的紫菜依附在绳索上,迎风舞动。养殖户们穿梭在紫菜田里,利落地用剪刀将紫菜剪齐,再将一筐筐紫菜搬运往岸边进行杂质去除和清洗。为最大程度保留紫菜的营养和口感,剪收下来的新鲜紫菜需要天然晾晒。
蒋山村海域沙细土软,常年不冻不淤,其海水水温、含盐度适中,海滨周边遍布小山坳,也给紫菜养殖基地筑起一道天然保护屏障,可抵御强风吹袭。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成就了蒋山村“中国紫菜第一村”的美誉,其产出的紫菜味道鲜甜、口感绵柔、营养丰富,备受各地顾客青睐。
据了解,今年蒋山村有200多户养殖紫菜,养殖面积2000多亩,因受台风影响,产量较往年有所下降,晒干的紫菜每公斤约600元。养殖户们用勤劳的双手,创造属于他们自己的幸福生活。除此之外,蒋山紫菜还吸引周边村民前来剪紫菜、晒紫菜,增加收入,是名副其实的“致富菜”。(陈惠贞/文 林灿辉/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