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罢不能,看到停不下来”“‘狗血’但爱看”“一天刷了80集”……今年以来,比电视剧“短平快”、比短视频更连贯的微短剧,凭借情节直白、“爽点”密集等特点,在网络视频平台收视火爆;而付费观看“套路”多、内容浮夸制作粗等问题也饱受争议。
微短剧为何能“拿捏”挑剔的观众?如何打磨精品内容,让微短剧发展之路越走越宽?
■又“土”又“上头”的微短剧火了
“本来我对微短剧存在‘土’‘俗’的刻板印象,直到有一天我点开《大过年的》这部剧,一下午就看完了。之后一发不可收拾,最多一天看三部剧共300多集。”
微短剧爱好者李甜是众多“上头”观众之一。“解压又开心,而且相比一些‘注水’长剧,短剧剧情紧凑,质量也不错。”李甜说。
微短剧满足了当代观众快节奏生活下的娱乐需求,也为内容创作者提供了新的表达空间和商业机会。
《中国网络视听发展研究报告(2024)》显示,截至去年12月,我国网络视听用户规模已达10.74亿,占网民使用率的98.3%,其中经常观看微短剧的达39.9%。市场方面,据测算,2023年国内微短剧市场规模已达到373.9亿元,预计今年将达到500亿元,2027年将超过千亿元。
随着行业不断壮大,今年以来,各级主管部门陆续出台了一系列规范政策和措施进行积极引导。
年初,国家广播电视总局推出“跟着微短剧去旅行”创作计划,旨在引导微短剧与传统文化、旅游资源交融,推动文旅与广电融合发展。
6月,上海市发布促进微短剧产业发展系列新举措,每年将统筹设立5000万元的微短剧产业引导经费,力争在3年内推出300部以上精品微短剧,培育壮大10家行业龙头企业,年度微短剧产业规模达150亿元。
此外,北京、陕西、广东等省市也纷纷发布支持微短剧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助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流量之下的多重隐忧
伴随微短剧的快速发展,市场红利与乱象相伴相生。
——有的微短剧上瘾但低质。近日,微信公众平台运营中心微信公众号发布“关于微短剧违规内容阶段性治理的公告”,《都市龙王归来》《重返1990之首富人生》等一批违规微短剧剧目被下架,累计下架了479部违规微短剧,并对46个违规小程序进行下架处置。
——有的微短剧吸睛但“吞金”。江苏省消保委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省内有关微短剧的消费维权舆情信息就高达16万余条,收费规则不透明、剧集下架导致消费“打水漂”、充值容易退款难等问题较为集中。
——有的微短剧质优但侵权。一些微短剧作者“模仿”“借鉴”成熟作品的人物设定、故事情节,一些平台博主未经许可转载传播他人创作的微短剧,不利于形成创新生态。
■如何从野蛮生长到繁荣发展
针对微短剧市场存在的一些问题,广电总局今年以来启动专项治理,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促进行业健康有序发展。
今年6月1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办公厅关于进一步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网络微短剧行业健康繁荣发展的通知》正式实施,明确微短剧施行分类分层审核,未经审核且备案的微短剧不得上网传播。
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近期发布《微短剧版权保护倡议书》,针对微短剧行业出现的一些版权问题,呼吁尊重知识产权,维护创作尊严;推进行业自律,加强协作共治;加大打击力度,严惩侵权行为。
平台在微短剧发展中起着重要引领作用。“微短剧整体品质提升会是一个大趋势。要在故事层面更多用心,同时匹配更专业的制作。”抖音短剧业务相关负责人说。
开展“跟着微短剧去旅行”等“微短剧+”行动、鼓励布局海外、加强产业园区集聚……一系列举措规范引领微短剧行业走向健康发展的“快车道”。 据新华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