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好枇杷“致富经”

湄洲日报 2024年11月07日

  本报讯 近年来,常太镇按照“改品种、强品质、创品牌、提品位”的总体要求,通过项目引导与示范带动,积极推进常太枇杷品牌化发展,实现集体经济的稳步增长和产业的持续发展。

  该镇素有“枇杷之乡”的称号,枇杷种植面积3万亩,年产优质枇杷3万余吨。眼下,正是早熟枇杷“三月白”开花的季节,果农们正忙着疏花、剪枝等,为明年高产、优产打下基础。

  “三月白”枇杷是省农业科学院果树研究所选育的特早熟白肉枇杷新品种,由白肉枇杷和早钟枇杷杂交,具有上市时间最早、种质资源最优的特点。“让科技之花多结硕果是我们乡村振兴的路径之一。我们积极向上要资源,引进18个优良白肉枇杷品种,为村里枇杷改良换种6000多棵,枇杷总产值达到1400万元,每年为村民增加了300万元收入。”常太镇岭下村党支部书记陈敏介绍。

  常太镇引进特早熟优质大果白肉枇杷杂交新品种“白雪早”、晚熟优质大果白肉杂交枇杷新品种“香妃”等。如今,该镇早、中、晚熟枇杷搭配合理,果期可从每年3月初持续到5月底。全镇白肉枇杷等优质品种种植面积达4000亩,占比11.6%,产量0.35万吨,经济效益是传统品种的4.2倍。(陈颖 梁亦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