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为项目建设现场。
本报讯 连日来,在北岸经开区山亭镇东乌垞村的滩涂海域上,东乌垞A区100MW渔光互补光伏电站项目建设正酣,4台水陆两用打桩机和6台水陆两用挖掘机正忙碌地进行运桩、打桩作业。
“整个项目总共要打约2.6万根桩,预计在11月底完成打桩,随即开始支架和组件的安装。计划明年6月份实现并网发电。”项目技术负责人张建伟介绍,该项目总投资约5亿元,装机规模为100MW(交流侧),容配比1.2,用海约1650亩,用地约30亩,配套建设10MW/20MWh储能设施和110kV升压站系统。项目采用“上可发电、下可养鱼”模式,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在鱼塘水面上方架设光伏板阵列,光伏板下方水域进行鱼虾养殖,实现发电基础上同步渔业增收,促进乡村振兴与“双碳”融合发展。
项目建成后,年均发电量可达1.3亿千瓦时,每年可节约标煤约4万吨,减少二氧化碳约11万吨,对保护环境、减少大气污染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将有效带动绿色能源开发利用及相关产业发展,赋能北岸经开区绿色高质量发展。
(陈琛 林灿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