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特产”撬动乡村振兴“大发展”

湄洲日报 2024年11月07日

  近年来,秀屿区月塘镇围绕“一村一品”因地制宜、因村施策、精准发力,聚力培育“西园马糕”等乡土品牌,差异化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推动小小“土特产”成为带动农民增收的大产业,促进乡村振兴。

  乡村要振兴,产业是关键。“土特产”一头连着群众增收致富,一头连着乡村产业振兴。因此,在推动产业振兴上,各级各部门要充分挖掘本土特色资源,着力做好“土特产”文章,念好“土”字诀,打好“特”色牌,壮大乡村产业,让广大农民生活更富裕。

  “土特产”首先要立足于“土”,彰显地域特色、承载乡村价值、体现乡土气息。在“树立大农业观、大食物观”的要求下,各地应根据自身的资源禀赋和环境条件,探索适合本地区的特色产业,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牧则牧、宜渔则渔、宜林则林,通过差异化竞争,形成独一无二的产品。例如,我市的书峰枇杷、度尾文旦柚等特色农产品,不仅提升了产品的附加值,还增强了市场的竞争力。

  当然,“土特产”的发展离不开产业的规模化与标准化发展。各地要积极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产业联盟,形成规模化和标准化的产业体系,不断延长农产品产业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将过去“原汁原味”的土特产,打造成链条更完整、业态更丰富的“多汁多味”的土特产。同时,在“农文旅”融合上做文章,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从单一“卖产品”向“卖风景”“卖文化”“卖体验”转变,让农民从全产业链各环节中分享更多增值收益,助力小产业更好撬动大振兴。傅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