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时光里的木麻黄林

湄洲日报 2024年11月15日

  □刘永宗

  在我心灵深处,有一片绿意盎然的木麻黄林,那里飘荡着我对父亲难以忘却的一段记忆。那片树林,不仅见证了父亲为家庭默默付出的艰辛,更映照出他坚韧不拔、少说多做、踏实稳重的性格。

  我读初中的时候,家里经济状况不好。父亲,那个曾经用双手撑起家庭的男人,因为身体的原因,暂时无法外出工作。然而,他并没有因此而放弃,反而更加坚定地寻找着改善家庭生活的种种可能。

  父亲从林场承包了一片木麻黄林,因为那里即将在砍伐之后,栽种一些新品种的树苗。于是,他每天早早地起床,前往林场,开始了一天的忙碌。年少的我难以体会个中的艰辛——他的身体因为健康原因,有些虚胖,稍微一动就会出汗。他用布满老茧的手,挥舞着斧头,一棵一棵地砍伐着木麻黄。他用肩膀扛起粗大的树干,一步步地扛出林场,准备装上拖拉机运回去。父亲的肩膀被粗糙的树皮磨得红肿,他身上的衣服,也因为与木头的频繁接触而磨损得很快。

  伐木虽然辛苦,父亲却似乎乐在其中,总是埋头苦干,一心只想着为家里多挣一点钱。他常说:“只要有合适的机会,哪怕再苦再累,我都要去尝试一下。”

  父亲将木麻黄分类售卖。他将相对细小的枝干和木麻黄须卖给那些需要烧柴火的人家;而树干则被他加工成长条凳售卖。这种长条凳在农村很受欢迎,尤其是那些办喜酒宴请宾客的家庭,更是需要大量的长条凳。

  加工长条凳的过程并不简单。父亲先将木头充分晒干,然后请工匠按照尺寸要求进行电锯锯割、刨平打磨和组装加固。在这个过程中,父亲经常要在木屑飞扬、机器轰鸣的院子里忙碌一整天,有时候甚至要加班到很晚。

  每当那些长条凳被拖拉机运走,父亲的脸上总会绽放出欣慰的笑容,这意味着孩子们的学费和家庭的开支有了着落。他深知,自己的辛勤付出终于换来了回报。父亲以无言的行动,向我诠释了何为付出、何为责任、何为坚韧。

  如今,我长大成人,父亲已经老去。那片木麻黄林,也早已不再是父亲谋生的场所。但是,它在我心中的位置却永远无法替代。木麻黄,这种生长在沿海盐碱地上极其普通的树种,以顽强的生命力著称。它们能在恶劣的环境中扎根生长,成为防风固沙的防护林,成为沿海独特的风景线。父亲身上又何尝不是拥有和木麻黄林一样的品格:无论生活环境多么恶劣,贫穷与疾病接连侵袭,他都要顽强地生存下去。这木麻黄林不仅见证了一个男人为家庭默默付出的艰辛与汗水,更映衬出父亲身上那种坚韧不拔、淳朴敦厚的性格特质。

  父亲与木麻黄的故事,将永远铭刻在我的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