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检察干警在12309服务大厅接待来访群众。
“您的诉求我会逐一为您解答,咱们坐下来慢慢谈……”
一家公司负责人蔡某来到秀屿区人民检察院12309服务民企专窗,诉说其企业遭遇侵权行为,咨询如何通过法律解决问题。
检察官现场向蔡某解读《人民检察院民事诉讼监督规则》等相关规定,建议其向检察机关提出民事执行监督申请,并依法受理了申请。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我市检察机关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作用,依法能动履职,强化服务保障举措,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护航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4月,市人民检察院紧扣我市重点产业链,聚焦纺织行业绿色可持续发展,与华峰华锦有限公司共同开展“服务保障新质生产力发展”系列活动,签约建立党建共建、知识产权保护、法治服务宣传等一系列常态化长效化合作机制。这是我市检察机关落实“检察护企”专项行动部署要求,探索建立检企共建常态化制度的一个缩影。
城厢区民营经济占比大、工业园区中小企业集聚,城厢区人民检察院先后在华林智慧园区“党建+”邻里中心、力奴鞋业有限公司等地设立检察官企业驿站,建立10个重点产业链检察服务专班,并编写38个企业常见法律风险提示手册,深入落实服务保障企业发展的11项检察司法政策,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荔城区人民检察院前移服务企业端口,在黄石工业园区内设立检察官驿站,帮助企业防范法律风险,沟通化解司法难题。秀屿区人民检察院建立“四长”联席会议机制,在商会挂牌成立“法检小助”工作站,召开联席会议2场次,走访商会、企业10余家。
近日,市工商联在收到市人民检察院发送的《“莆检·检护企航”系列》普法视频后,在市工商联公众号同步推广。
企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法治保障。我市检察机关立足办案实践,结合企业反馈的学法用法需求,精心制作了涉及合同纠纷、知识产权保护、劳动争议等12期视频,为企业送上定制化法治“大餐”。
送法进企业是我市检察机关常态化举措。今年以来,围绕商标注册使用、专利权申报保护等企业经营过程中常见问题,我市检察机关共开展现场法律咨询服务75次,以春风“法”雨增强企业法治获得感。
“此前我们委托第三方机构申报专利,费用高、耗时长,检察院了解情况后,联合有关部门提供申报专利绿色通道。2023年,我们申报了9项外观专利。”今年5月,在一场企业座谈会上,仙游一家红木家具公司总经理向检察官表达感谢。
仙游的中国古典工艺家具“仙作”品牌享有盛名。仙游县人民检察院积极引导企业申报工艺美术知识产权。针对知识产权侵权行为取证维权难等痛点,指导企业收集固定被侵权证据材料,通过法律程序解决纠纷。
我市检察机关将持续畅通民企诉求“绿色通道”,以检察之力,安商护企。
全媒体记者 黄凌燕
通讯员 叶丹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