臻语
年终岁末,提速冲刺,今年收官、盘点,明年谋划、布局,一桩桩、一件件,干事干成事十分关键,而办事办成事同样引人关注。
据《2024年349个城市12345热线运行质量监测报告》显示,各地12345热线,普遍存在问题解决及时性不强、问题解决效果不好等情况,电话端所有测试场景中,仅48.56%可以完全解决问题。究其原因,热线诉求中,反映内容与实际情况有出入、同政策规定不符等问题肯定存在,但不可忽视的是,一些部门和单位办事人员不认真、不细致、不负责,难辞其咎。
在当下,用“严”“实”的借口、托词,在政策“红线”“底线”“高压线”上人为层层“加码”,以所谓“公事公办”之名,行推诿不办之实,值得重视,亟需整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党的纪律既有教育约束功能,又有保障激励作用。党的纪律和干事创业是内在统一的。纪律既明确了不能触碰的底线和边界,也为党员、干部干净干事、大胆干事提供了行动准绳。遵规守纪,就会拥有干事创业的充分自由和广阔空间。
深学细悟、对标对表总书记的要求,干净干事、大胆干事,需要党员、干部悟于心、践于行。“公事公办”应该怎么办?不言而喻,按规定、程序、原则办。可办事为何那么难?答案似乎也是:不符条件,不属我管,不到时候。深层探究,有一个不容忽视的症结和悖论,那就是少数办事人员仅把“公事公办”挂嘴上,心里却存着狭隘的“小九九”。涉及审批等事项,拿“放大镜”对照“挑刺”,“可上可下”一律“卡”住不放,认为自己这样做才“铁板钉钉”不违规,不会被“问责”,达到万无一失的“自保”。落实到具体事,白纸黑字文件上有明确规定的则办,对文件可能未予甄别和涵盖,存有“盲区”“空白点”的,则不分青红皂白“铁将军把门”,坚决不放行。“特事特办”更是免谈。
此外,还有理解文件囫囵吞枣、一知半解、断章取义,为我所用、唯我所用,给“不办”或推诿,找依据、理由;居高临下,耍权力的“存在感”,体现话语权、解释权、经办权;以曾经惯例、过去做法,敷衍搪塞。上面早已出台新规,下面执行时还要沿用老办法,等要本级实施意见或会议纪要;规定中诸如“一般”“等”“可”之类的表述,执行中不管不顾“一刀切”,生硬不予纳入办理范围,以“便于操作”;对不同行业之间政策存在交叉,或一时有不一致处,不是积极融合会商,研判探讨,灵活施策,而是互不相让,各执己见,各自为政;等等。如此这般,“公事公办”怎不异化?
当前,面对改革发展稳定十分繁重的任务,敢为人先、奋勇争先,“公事公办”高质量地办,检验着履职尽责的水平、能力和作风、境界。
年底,莆田市效能办召开专题整改推进会,对典型问题进行综合督查通报。列出的清单,直指一些地方和部门,办事责任心不强、业务不研究、协调不主动,遇到问题绕着走、碰到矛盾躲着走、看见难点低头走等问题。靶向发力、见筋见骨,把问责清单转化为成效清单,引发社会广泛赞誉。
“坚决反对热衷于对上表现、不对下负责、不考虑实效的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树立干事创业鲜明导向,从全局出发,算政治账、算大账、算长远账,强调“有解”“有为”“有效”思维,主动担当,做好服务,强化“公事公办”重在“办”意识,把脚踩在泥土里、踩到硬地上,狠抓工作落实,十分重要,非常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