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人大代表王文晖:要优化教育资源布局,妥善撤并小规模学校,探索托幼一体化教育管理模式。推进低效用地的盘活利用,破解土地供需矛盾。加强非遗木雕的传承保护,在人才培养、场馆建设等方面给予支持。
省人大代表张春志:要修订企业研发费用分段补助实施细则,明确研发投入数据来源,适当提高省级资金补助比例。将“仙作”作为我省特色地方品牌予以策划包装,在宣传和资金上给予支持。
省人大代表陈宁:要放大福州都市圈、厦漳泉都市圈效应,合理布局落地重大项目,打造“飞地产业园”。深化新时代山海协作,探索“沿海总部+山区供应链”模式,实现发展“双向奔赴”。
省人大代表朱振鹏:加大资金支持力度,在教师编制、职称评定、工资待遇等方面予以倾斜,建立监督评估机制,确保基层小学教育资源有效整合。加强人才培育引进、产业集群发展金融支持。
省人大代表黄海声:深入挖掘地方特色文化内涵,促进文旅研学产业快速发展。建议昌福厦铁路规划经永春延伸至仙游县的仙永支线,在仙游城区中北部设立首末站,以实现区域交通优化与经济社会协同发展。
省人大代表陈建红:要扩大孤独症儿童康复医保范围;加强康复教育人才培养,探索在高校开设相应专业;加强民办孤独症儿童康复机构的监管,加快制定省级行业规范;加强孤独症儿童早期干预、家长康复知识培训等服务。
省人大代表赵鲁山:要深化“放管服”改革,提高惠企政策的精准性、科学性和兑现效率,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健全企业诉求全流程处理机制。设立鞋服等传统企业“智改数转”专项补助资金,支持建设数字化智能工厂。
省人大代表朱雁娴:要保障台湾残疾人同胞在闽就业创业享受我省残疾人同等优惠政策,推动两岸残疾人事业融合发展。继续深挖闽中地域文化特征,将八闽文化资源融入艺术创作,展现新时代福建文艺新气象、新作为。
省人大代表方丰霞:要落细落实惠台政策,推进对台小额贸易规范健康发展,加大妈祖文创产品开发力度,支持台湾青年开展电商直播创业,放宽台湾教师参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认定的条件。
省人大代表黄福华:要打破消费品“以旧换新”的地域限制,让更多人享受国家的补贴政策。加大商业银行消费贷力度,以激发消费活力、活跃消费市场。加快完善相关法规,加大版权作品保护力度。
省人大代表刘坤泳:要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支持仙游县上报国家级乡村振兴示范县,增加仙游县省级乡村振兴示范镇村名额,加大补助力度,推动示范镇村产业提质增效,绘就和美乡村新画卷。
省人大代表陈玉树:要赋予工艺美术等传统产业新的时代内涵,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统筹发挥政府职能部门优势,持续推进妈祖文化传承弘扬。
省政协委员张志雄:围绕打造世界知名旅游目的地,通过建立文旅人才需求数据库,加大高端文旅人才培养力度,加强对文旅产业高层次人才的关爱保障等,在“引才、育才、留才、用才”上下足功夫,助力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省政协委员杨希龙:建设福建鞋业产业供应链数智化服务平台,汇聚鞋业产业信息、企业信息和交易信息,实现全省鞋业产业发展现状、供应链动态、企业经营、科技创新等情况实时监测,提升政府服务鞋产业发展的水平。
省政协委员李健英:在文旅融合上推出沉浸式体验项目,在常态化交流上构建线上社群,更好分享妈祖文化故事,举办线上文化活动等。重视妈祖文化人才培养,为妈祖文化传承与发展注入新生力量。
省政协委员黄琼静:密切侨商后代与家乡的情感联系,出台吸引海外福建籍侨青回闽投资创业创造的更实更优政策,从而让他们为祖国和家乡建设发展发挥更大作用。
本组摄影:全媒体记者 黄国清
本组摄影: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