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教育局就校外培训发布提醒

抵制违规培训 警惕消费陷阱

湄洲日报 2025年01月17日

  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吴双双)寒假来临,为确保孩子们能度过一个平安健康、轻松愉悦的假期,市教育局近日发布提醒,倡导全市学生家长抵制违规培训,警惕消费陷阱,共同筑牢校外培训安全防线。

  市教育局提醒学生家长理性选择校外培训。按照“双减”政策规定,校外培训机构不得在国家法定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组织学科类培训(语文、数学、外语、历史、道德与法治、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家长们应自觉抵制,不参加节假日、休息日及寒暑假期间任何形式的学科类培训。

  为保障财产安全,家长要通过教育部推出的“校外培训家长端”App选择培训机构和购买课程,有效防范“卷钱跑路”“退费难”等培训风险。不要一次性缴纳时间跨度超过3个月或60个课时的费用,且一次性缴费不超过5000元,并将预付款全部存入培训机构“一课一消”银行监管专用账户,向机构索取正规缴费发票并妥善保管。

  此外,选择非学科类培训机构时应“三查看”。查看培训场所是否配齐消防安全设施设备,消防安全通道是否畅通;查看从业人员管理情况,是否完善人防、物防、技防措施;查看是否常态化开展安全隐患排查。坚决拒绝以“家教辅导”“一对一”“托管”“素质拓展”“思维训练”“研学”“冬令营”“衔接班”等名义开展的隐形变异学科类培训、无证培训和未经教育部门审批的各种竞赛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