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祖文化源于民间,传扬世界,历千年而愈兴。妈祖文化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扎根在沿海农村的市靖恭妈祖文化交流中心这几年牢牢抓住时代发展的机遇,深入挖掘妈祖文化内涵,讲好妈祖文化故事,助力乡村振兴。特别是在《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福建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 建设两岸融合发展示范区的意见》出台后,该中心充分发挥妈祖在两岸民众交流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助推莆台基层交往交流。
扎根乡村,自信有为,践行大爱,铸魂育人。市靖恭妈祖文化交流中心主动探索和创新妈祖文化传播的有效路径,推动妈祖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5年来,该中心围绕传播妈祖文化、弘扬妈祖精神这一主线,在基础设施、文化宣传、对外对台交流、道德教育等各方面取得丰硕成果。该中心妈祖书院、妈祖文化园先后被评为省市公民思想道德教育馆、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等荣誉称号。
扎根乡村,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振兴。5年来,该中心与靖恭妈祖董事会多方筹资,不断完善当地基础设施建设,建成了富有地方特色、受到群众欢迎的靖恭妈祖文化园。
据统计,社会热心人士和东庄镇众多爱心人士共筹集建设资金1500多万元。先后兴建了妈祖书院、妈祖戏院、妈祖牌楼、孔子苑、文化走廊等。同时,对周边的古码头、闸门、排洪沟等进行重建和整治。妈祖义工主动参与,帮工出力,妈祖精神在这里得到生动诠释。
自信有为,开展对内对外交流,扩大“朋友圈”。该中心主动作为,把交流互鉴作为工作重点,着力推动人文交流,合作不断扩大深化。
该中心重点加强与台湾同胞互动。连续3年与台湾“中国文化大学”等8所大学青年学生和带队教授进行面对面交流;连续5年与台湾大甲镇澜宫、新北镇北宫、台中乐成宫、高雄慈明宫、台东慈善宫等60多家宫庙,以及台湾妈祖联谊会、台湾环宇妈祖文化艺术协会、台北圣昭妈祖文化交流协会、高雄中华弘道妈祖文化协会、台湾渔业协会等10多家团体进行深入交流,从而增强了文化认同、民族认同,激发了认祖归宗的热情。
同时,该中心与北京、上海、天津、辽宁、广东、海南、江西、山东、浙江、江苏等地100多家妈祖文化机构和宫庙进行交流,加深情谊,增进共识。
此外,该中心还加强与美国妈祖基金会、加拿大中华天后宫、莫桑比克妈祖文化交流协会、苏里南莆田商会、马来西亚兴安总会等海外妈祖文化交流机构合作,共同推进妈祖文化在海外的传播。
践行大爱,着力抓好善行活动,突出公益性。该中心大力弘扬妈祖“立德、行善、大爱”精神,积极开展各种慈善活动,为妈祖精神注入新内涵。目前,加入“日行一善”微信群的有近500人。这个群除捐钱集中办些善事外,还倡导从每天给人微笑、给人信心、给人希望、给人方便等点滴做起,践行妈祖大爱精神,做个有修养有道德,讲文明树新风的公民。
该中心倡导志愿服务,无私奉献。现有妈祖义工队(含车鼓队)队员122人。每当举行节庆盛事、交流活动时,妈祖义工们总是奔忙在卫生保洁、后勤保障、热情迎宾等一线上,默默奉献自己一份力量。
量力救急送温暖。平日,该中心对有特殊困难的人群给予关爱资助;春节期间,给困难户购买物品慰问;每年举办“三苏”学子荣登“禹门”奖学活动等。此外,倡议成立苏厝小学公益事业发展基金会,组织热心教育的人士捐款200多万元,翻建苏厝小学。
铸魂育人,开设乡村道德讲堂,传递正能量。该中心靖恭道德讲堂开办5年来,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结合乡村实际需要,开展义务讲学,讲解妈祖精神,传授国学经典,成效明显。
办好道德讲堂。坚持线下和线上相结合的德育模式,线下讲座每月2场,线上每月20讲。截至2024年底,该中心道德讲堂已举办以思想道德教育为主题的八大系列100多个专题近900场次讲座。
该中心以妈祖义工为主要学员,不断扩大教育面,使线下的讲堂教育从“三苏”走向其他乡村。近两年,东峤、月塘、笏石、忠门、灵川、平海、新度、镇海、涵西等10多个乡镇街道的群众慕名前来上课学习。线上讲座采用“以群带群”的方式,由靖恭妈祖义工群拓展到“日行一善”群及其他社会群,受众面不断扩大,许多在外乡亲也用手机观看学习。
妈祖文化是莆田最具特色优势的文化资源。市靖恭妈祖文化交流中心负责人表示,该中心主动作为,既传播好妈祖文化,又积极挖掘妈祖文化的当代价值,助力乡村振兴和促进文旅融合发展,让妈祖精神内化为民众的价值追求和道德风尚,融入日常生活,以文化人、以德育人,成为民众的文明行为规范。实践证明,妈祖文化照亮更多人的心灵,必将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
全媒体记者 郑已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