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甜园”育蜜薯

湄洲日报 2025年02月17日

  昨日,笔者走进涵江区庄边镇林家庄农场,只见一排排竹匾整齐排列,雪白的地瓜淀粉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红薯清香。工人们翻晒淀粉,让每一粒淀粉都吸收阳光的“味道”。

  “我们精选基地自产的红薯,采用古法制作工艺,经过清洗、打浆、过滤、沉淀、晾晒等一系列工序,形成色泽雪白、颗粒均匀、原生态的地瓜淀粉,最大限度保留红薯营养与风味。”林家庄农场负责人林光洲介绍,地瓜淀粉要自然晾晒7天左右,才能保证淀粉的口感和品质。

  “小红薯”做成“大产业”。眼下,该农场引进现代化的深加工生产线,将红薯制作成红薯干、红薯粉等产品,形成产供销一体化生产经营模式。接下来,将进一步延长红薯产业链,探索“研学+农文旅”融合发展新路子,开展红薯种植体验、红薯美食制作等活动,吸引游客前来观光旅游,体验农耕文化,助力乡村振兴。陈琳 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