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质生产力蓬勃律动

涵江智慧农业精致农业风生水起
湄洲日报 2025年02月25日

  本报讯 2月24日一早,“全国农村创业创新优秀带头人”林叶熊就带着他的团队,深入订单关联的农户田间地头布设传感器,连接到信田数字农业产业园的省级农业物联网上,以便春耕生产可以“云上”实时检测稻田里的水肥和水稻生长情况。

  刚刚发布的2025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提“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近年来,涵江区积极构建农业科技创新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新质生产力,智慧农业、精致农业风生水起,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插上科技的翅膀。

  在林叶熊的引领下,涵江区智慧物联网农业悄然崛起。他成立了信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为全国的农户及种植企业提供生态、高效的无人机植保服务及“网约农服”数字农业服务。目前他开发的“莆农网约”智慧农机平台已在全市推广使用,推进了莆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进程。为了提升粮食种植的经济效益,前年他又投资580多万元在大东村建设信田数字农业产业园,包括省级农业物联网基地、水稻烘干中心、粮食初加工中心、农产品冷藏中心,通过完善产业配套、产供销一体打造优质大米品牌。信田数字农业产业园在涵江北部山区建立了4个农业示范基地,推广种植新品种,采用物联网技术对近千亩的农作物进行远程“云上”实时水肥检测、种植监管等,降低了种植成本。

  在白沙镇广山村兴田生态农业园,省级科技特派员严生仁先后投入500多万元建起了阳光大棚和开发水肥一体化灌溉技术,以喷灌、滴灌设施为基础,利用遍布大棚的管道将水肥定时、定量地精准投放在蔬菜种植区,并通过物联网操控中央电脑系统,及时调控大棚温湿度等,让蔬菜“舒服”生长,彻底改变过去山区人种天养的粗放式蔬菜生产模式。

  “我还要求基地的农工对自己负责的品种进行‘专、精’标准化管理。”严生仁说道,比如这个地瓜叶,农工们对他们的生长期、采摘期了如指掌,能确保在最佳的口感期采收。

  目前,兴田出产的小白菜、娃娃菜、西蓝花、苔菜及地瓜叶等几十个品种的绿色精致菜,通过优野公司直接供货给朴仆、麦德龙、沃尔玛、天虹等全省大型商超出售,深受消费者青睐。

  如今,在涵江乡村,像兴田这样以经营方式细腻化、生产技术科学化以及产品品质高级化为发展目标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越来越多。他们以农业数字化和智能化赋能,通过对生产要素的优化升级,带动标准农业、精致农业风生水起,打造出“红松茸”“羊肚菌”“白肉枇杷”“古树荔枝”“涵江花椰菜”“涵江生猪”“梅洋茶叶”“哆头蛏”“江口海蛎”等一批名特优新农产品,推动“我在大洋有亩田”“五彩萩芦”“望江萩水”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崛起,带动村民增收上千万元。(林亦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