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润民心促和谐

湄洲日报 2025年03月11日

  本报讯 (全媒体记者 李霞)记者获悉,去年,我市积极推动法治政府建设,以法润民心为底色,助力基层社会治理图景更和谐。

  我市注重多元化解社会矛盾纠纷。创新实践“行政复议+事前调解”模式,建立案件受理前速调机制,优先适用调解程序。完善信访调处化解机制,市县乡村四级共设立信访评理室1034个,聘请评理员1.15万名。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大化解等专项行动,全市各级人民调解组织共调解各类矛盾纠纷2.24万件。

  同时,强化公共法律服务供给。全市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6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54个,共办理公证事项1.42万件,司法鉴定业务8397件,受理法律援助案件2079件,12348热线平台总咨询量1.11万件,公共法律服务工作得到司法部公共法律服务管理局充分肯定。精心培育148品牌,“法暖军心”“柚相邻”品牌入选全省148工作典型经验做法。

  此外,在推进普法宣传上,我市扎实推进“八五”普法,以法律“七进”活动为抓手,结合“民法典宣传月”“宪法宣传周”“开学季”等重要节点,示范带动并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者开展各类主题宣传活动超500场,服务超20万人次;运用“三头六臂”网络普法宣传工作模式,全年累计发布网络普法短视频44期、网络普法推文46期,开展网络普法线下宣传活动10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