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全媒体记者 傅梅香)阳春三月,秀屿区石码中学校园内的班级责任田绿意盎然,6块菜畦上嫩绿的菜苗迎风摇曳,这是该校创新推进“五育并举”教育实践的生动体现。通过打造班级责任田,让劳动教育“活”起来,成为师生课余生活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自去年秋季学期启动“班级菜园计划”以来,“一班一田”模式点燃了学生们的劳动热情。全校6个班级各自认领不同作物,在田间管理中融入数学测量、生物观察等学科知识。通过每周三下午的劳动课,学生们掌握了嫁接技术,还通过撰写观察日记提升了写作能力。
记者了解到,石码中学注重将劳动教育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多元融合,培育时代新人。除草时发现蜗牛壳,便在科学课上研究生态链;收获蔬菜后举办义卖,锻炼理财能力与爱心。在学校艺术节上,八年级学生用收获的向日葵制作“劳动勋章”主题装置,广受好评。
截至目前,各班已收获蔬菜100多公斤。其中,部分用于食堂改善伙食,部分通过义卖资助困境学生,剩余部分作为劳动成果展品。石码中学校长陈金忠表示,该校已将菜园建设纳入校本课程体系,并计划扩建为“劳动教育实践基地”,学生们在这片“希望田”里,不仅掌握了劳动技能,更深刻领悟“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