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四项机制”

——莆田高速路企联动夯实网格化安全责任体系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湄洲日报 2025年05月14日

  为进一步压紧压实汛期安全主体责任,筑牢汛期安全防线,近段时间以来,莆田高速路企联动,聚焦“四项机制”,夯实网格化安全责任体系,进一步优化分级分类管控措施,压实安全责任链条,当好汛期风险排查的“前沿哨兵”,筑牢汛期“安全墙”。

  建立三级领导班子联挂机制

  建立“支队(公司)—大队(中心)—中队(站点)”三级联挂网格机制,从统筹安排、具体实施、动态掌握等方面,三级联动,协同发力。莆田高速行政执法支队与莆田高速管理公司以所辖高速公路为单位,由莆田高速管理公司党委书记和莆田高速行政执法支队长亲自挂帅,执法大队和道路勤务、养护、路网、机维四个中心及相关业务部门负责人担任“路长”;各执法中队、道路勤务执勤点、养护站、机维站以及相关部门负责人担任“路段长”,统筹推进辖区高速公路汛期暑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切实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健全网格化管理双预防机制

  以路段为单位,由执法中队、执勤点、养护站等站队负责人以及日常养护项目部负责人共同担任网格长,实行“双网格长”管理,健全网格化管理双预防机制,将高速公路汛期安全风险控得更紧;由执法中队、路勤、养护等单位科学配置适量的一线网格员(安全员),加强辖区高速公路路网监测预警,协同落实汛期暑期安全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各项工作。截止目前共排查发现涉灾隐患点隧道7座、涉灾隐患点涵洞4处、防洪排水设施问题7条等相关隐患问题,均建立动态整治台账,明确整改责任人和整改期限,做到隐患整治“一抓到底、见底清零”。

  创建风险隐患协同管护机制

  汇聚“六岗合一”(执法、路勤、养护、征费、机电、路网)力量,高速执法、勤务、养护人员采用“徒步+无人机”方式多线并行开展细致排查检查,全面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按照“就近管护”原则,吸收路网中心调度班组、沿线机维站、收费站相关骨干人员担任管护员,以协同巡查工作为契机,各尽所长、各司其职,协同抓好各自就近区域的重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截至目前共排查出桥梁一般风险隐患20处,边坡一般风险隐患6处,步道一般风险隐患2处,均已制定整改计划,限期跟踪整改闭环。

  深化社会网格共建共管机制

  构建高速公路社会网格管理“一张图”,充分发挥群众在网格管理中的重要性。在莆田高速与属地村镇签订的“高速公路桥下空间安全管理协议”基础上,路企双方进一步加强与属地交通运输部门和乡镇的联系沟通,严格按照《福建省高速公路桥下空间保护性利用管理办法》等要求,探索社会网格员准入、管理、职责等内容,发挥社会网格第一时间“喊醒”“吹哨”优势作用,合力重拳整治辖区桥下空间隐患顽疾,为汛期暑期安全生产风险隐患排查整治行动蹚出“新路径”。

  林晨 刘长奇